English / 中文

职能部门 首页 > 职能部门

第四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期刊主编视角下的教师教育走向”分论坛成功举办

供稿:学术资源部 时间:2025-11-11

      11月9日下午,第四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分论坛四——“期刊主编视角下的教师教育走向”在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南楼503会议室成功举行。本论坛紧扣大会“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核心主题,汇聚国内顶尖学术期刊主编,共同探讨数智时代教师教育的未来路向。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庞成立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学院学术资源部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市各区和学院内部的40余位教师、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特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编辑史保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文摘周报》主编马延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涛、以及北京教育学院学术资源部期刊社副社长刘胡权作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胡艳担任点评专家。
      庞成立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重构知识生产范式与教育生态的今天,学术期刊肩负着引领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的重要使命,更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时代变革中锚定方向、守正创新。他希望期刊主编们能以更宏阔的视野,洞察前沿问题,建言未来方向,在“技术赋能”与“人文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共同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先生”。
      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教师发展研究》主编柴纯青主持。
      在主题报告环节,各位主讲嘉宾分享了精彩见解:
      荆林波院长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AMI评价机制及其创新”为题,系统阐释了旨在提升期刊“吸引力(A)、管理力(M)、影响力(I)”的AMI评价模型,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鉴,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浪潮中做大做强。史保杰编辑围绕“数智时代教师教育领域的进展与趋势”,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数智时代培养什么人、教师的角色重构、知识观与教学观的转变,以及育人能力的提升路径。
      马延伟主编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走向”为题,基于《教育文摘周报》的栏目设置、关注的重要话题及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系统阐述了建设“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的核心议题与未来重点。李涛主任聚焦“新形势下的教师福祉与权益保障”,关注教师的各种压力与权益,呼吁关注人口变化与人工智能对教师群体的双重挑战,并特别关切民办教师、特岗教师等特殊群体的职业处境与权益。
      刘胡权副社长以“传统文化视角下AI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为题,创造性运用“体相用”“一体化”等传统哲学框架,以“本体论:体相用”“关系论:一体化”“方法论:道德仁艺”“境界论:破执显真”的独特视角为理解人工智能与教师发展的融合提供了新颖的文化视角。
      胡艳教授在点评环节中,对各位主编的学术洞察力给予高度评价。她强调,新时代的编辑第一身份是学者,应恪守职业道德,担当学术“守门人”,引领学术领域的发展,与作者、读者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就“如何审慎看待与处理文稿中的AI使用痕迹”、“如何有效关注校长、教研员等关键群体的专业发展”等实际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互动。
      本次分论坛通过期刊主编们的独特视角,不仅梳理了教师教育领域的现状与挑战,更清晰地勾勒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的未来走向,为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新生态贡献了宝贵的学术智慧。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