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学院召开《北京教育学院志(2013-2023)》与《年鉴》编辑工作研讨会,特邀北京市教育档案馆(北京教育博物馆)、《北京教育年鉴》执行主编华蕾副馆长授课指导。学院党政办公室、学术资源部相关负责人,院志、年报相关编辑人员参会。
会上,华馆长结合26年年鉴工作经验,围绕年鉴编纂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在“如何写好年鉴”方面,她强调需把握三大关键:一是框架设计要系统全面,涵盖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领域,确保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二是内容编纂要规范精准,坚持“述而不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注重数据与案例的有机结合;三是语言表达要简洁凝练,突出年度特色与学院特点,避免空泛表述。
交流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围绕资料收集难点、框架完善路径、内容规范标准等问题踊跃提问,华馆长逐一细致解答。年鉴与院志同属存史资政载体却各有侧重,院志是 “历史长卷”,侧重 “纵贯古今”梳理发展脉络;年鉴是“年度切片”,聚焦 “横陈年度”记录关键信息,更是院志编纂的重要资料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她强调编以致用是核心目标,院志、年鉴不仅要存史,更要通过挖掘历史数据价值资政,融合党建与业务展现发展成果,实现育人目标。同时建议引入 AI赋能编纂,从资料收集、内容审核到成果呈现全流程提质,让历史数据 “活起来”。
大家纷纷表示,专家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为破解编纂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后续将梳理汇总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以严谨态度与精品标准推进院志、年鉴编纂,通过高质量志鉴留存学院历史、传承教育文脉,为学院发展注入历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