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5-11-28

11月20日,平谷区教育系统名师培养项目启动仪式在平谷中学举行。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庞成立、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教务处副处长闫洁、教育干部学院教授余新、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数学系博士陈鹏举、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漫,平谷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宇,区委教育工委四级调研员、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刘立国,区教委基础教育二科科长孙波,全区各中学书记、校长、教学副校长,区教育研修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全体名师培养项目学员共同参与活动。仪式由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主任丁小辉主持。

北京教育学院庞成立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名师培养项目是落实北京教育学院与平谷区政府战略合作的关键举措。庞院长从“何为名师、名师何为、师者之师何为”三个维度深刻阐释,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培育名师的“摇篮”,将以科研为基石、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因材施教,为名师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整合优质师资、课程研发与科研成果,为项目注入精准化、定制化、专业化的强大支持,确保培养内容精准契合平谷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与教师成长痛点,将平谷区名师培养项目塑造成精品工程与示范工程。

随后,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邸磊院长从培养目标、原则、方式、课程结构、研究成果和考核办法等方面深入解读培养方案,鲜明勾勒出“深度学习—个性指导—辐射引领”的递进式成长路径,生动阐述思政铸魂、理论筑基、研究赋能、教改实践、拓展提升五大课程模块,并详实介绍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考核等四大维度考核标准,使学员精准把握成长方向与实践要求。
平谷中学教师李想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以空杯心态潜心研学,全力以赴投入培训,踊跃参与研讨,坦诚交流困惑,将专家智慧与同伴经验转化为自身实力;坚持知行合一,怀揣所思所悟重返课堂,将崭新理念与创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在实践中锤炼课堂技艺,在反思中培育核心素养,以追光者姿态扛起名师担当。
王宇主任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本次名师培养项目是平谷区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响应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核心举措,更肩负着“十四五”收官赋能、“十五五”开篇筑基的重要使命。项目以培育本土名师、带动队伍提质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高端化培养,推动学员从骨干教师向扎根一线、业内认可、学生喜爱的名师跨越,以个体专业突破带动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他对学员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一是立师德、铸师魂,做有信仰的教育者,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涵养学生品格的主阵地。二是钻业务、强本领,做有专长的引领者,带着教学难点、课堂痛点主动求学,把理论所学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实践。三是传经验、带队伍,做有担当的同行者,通过示范课、课题共研、师徒结对等形式,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区流动共享。四是守初心、扎基层,做有情怀的奉献者,立足平谷教育实际,聚焦区域学生发展特点与教育需求开展教学研究,把个人成长融入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局。
启动仪式后,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授以《义务教育课标理念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与体验》为题开展开班第一讲。课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拆解、分组研讨共创、模拟教学设计等形式,引导学员主动参与、深度思考,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快速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核心方法,为后续专业成长筑牢基础。

此次项目启动,标志着平谷区教师队伍建设从常规培训向系统赋能、骨干提升向名师锻造转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这批本土名师将以专业引领凝聚育人合力,用实践创新破解教学难题,让更多平谷学子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更前沿的教学理念、更优质的课堂教学与更精准的成长指导。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