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17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场景式育人一日体能课程资源开发”团队代表4人,携30余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课程资源开发一线体育教师,参加了在珠海举办、主题为“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博览会。成果从申报方案撰写、层层审核、海报制作、论坛直播申请、备展协调等,历时7个月。
成果《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场景式育人”一日体能课程资源开发》精彩亮相于教博会3号馆华北地区高校展区H3-5-14展区,与其他学科6个展区连片呼应形成北京教育学院展区。15-16日,参展团队轮流驻守展区,与前来咨询和交流全国教育同行、体育同行和部分企业公司参会人员答疑对话,研讨交流成果从课内到课外、从课间到课后的广阔案例资源,以及课程研发与落地应用情况。
项目团队在驻守展区的两天时间中,轮流去参观珠海国际会中心A座六个馆不同类别展区,去聆听B座近十个会场的十余场论坛,全方位了解来自全国各地千余项前瞻性教育创新成果,涵盖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课程改革、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教师发展等八大领域。此次团队特别关注了此次参展的体育成果,涵盖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体育器材开发运用、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学生身心健康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校园足球数字化案例库创建等,让我们深度了解各地区体育学科创新成果,也为我们未来培训项目设计等提供了新思考。同时,在各会场论坛中,就环境创设如何营造沉浸式的学习场域、组织衔接如何确保顺畅、听众参与如何从“旁观”变为“共创”、节奏控制如何张弛有度抓住注意力等方面进行学习汲取,并及时和项目团队研磨优化论坛环节和细节,在16日晚上组织论坛发言和展示的老师一起试讲和彩排。
11月17日上午9:00-12:15,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一日体能”学练展分论坛,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B座四层402ABC举行。通过成果发布、主旨演讲、教学展示与交流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体育场景育人学生一日体能学练的创新实践。
潘建芬教授以《全人格体育 场景式育人:一日体能练博展的北京实践》为题做成果发布,介绍了成果产出背景、过程、内容和意义;姜宇航副教授通过“场景式育人”一日体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主题报告,阐述了成果迭代与发展;黄春秀副教授领衔晨跑与校园集体跑团队,做了设计背景、实施成效和3所学校错峰集体跑、跑团自己做主分道跑、密云区集体跑步进阶的实施样例分享;史红亮老师领衔协同创新项目校体质健康统测模拟和专题班“一生一案”团队,做了肺活量、50米跑和50米*8往返跑学练策略以及体测薄弱生“一生一案”案例分享和现场微策略展示。
朝阳区体育教研员刘萌领衔通州区体质强健专题班体育教师,做了课后服务体能挑战+家庭体能作业的学练展汇报,并现场以自重类、负重类、支撑类、对抗类为主的动作展示了伙伴协同练习。专题班学员丰台区成寿寺小学牛春燕副校长,做了小课间微运动+大课间体能健康操的政策与问题导向、案例开发理念与思路、实践实效的分享,并指引参会人员进行了轻松愉悦的会间微运动。体育强心游戏开发教师通州区龙旺庄小学孙泽、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张立民老师,分别汇报了全员班赛和酣畅玩耍案例开发的理念、实践、动作体验和心理感受等实效。论坛在“学生体质强健,体育教研可何为”主题沙龙中圆满落幕。本次沙龙由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员张跃强主持,特邀教研员、体育教研组长及区域师训代表三方嘉宾,分别从“教研融入跟进”、“学校整校推进”和“区域师训赋能”等关键维度,共探体育教研助力学生体质强健的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
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省市教育局负责人、教学主任、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和幼儿园教师150余人来到论坛现场,包括正在珠海培训的广东省30名校长、书记全程参与,论坛同步在线参与人数18.24万。论坛会场内气氛始终热烈,体现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彰显论坛吸引力、生动的现场互动体现内容感染力、广泛的思想共鸣验证实践指导性三个显著特点。
身在教博会,感觉就是身处一个超大型的“沉浸式培训项目”,为我们设计培训活动提供了范本,获得了许多对改进培训工作极具启发性的收获,以及对未来工作极具引领性的启发。对于项目团队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对培训工作全方位的“刷新”,是一次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学习”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