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艺术+科技”融合 数字音乐创编专题联合白名单赛事推进培训与课题成果转化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5-11-1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的要求,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数字音乐创编”专题培训项目结合《数字音乐创编赋能校园美育新生态的实践研究》课题,培训学员和项目学校参与“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之音乐智能工程设计挑战赛项”(2025-2028教育部白名单竞赛项目)。项目培训与科研课题深入结合,共同构建“研-训-赛一体”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经选拔的58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参与了白名单竞赛项目相关的教学培训。参训学员运用课题成果《新声数字音乐创编》指导学生参赛,取得了北京赛区比赛的优异成绩,有效促进了学院培训和育人质量提升。
      在数字音乐创编专题培训项目的辐射带动下,活动吸引了30余所中小学校近500名师生参与,培训项目与课题成果获得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经过三个阶段的系统培训,北京选拔赛于2025年11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凸显了数字音乐创编专题的模式创新,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研”——开发数字化艺术培训课程内容
      依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数字化工具解决中小学音乐教师“创编”难教的切实问题。数字音乐创编课题组,在负责人李悦的主持下,开发了面向中小学的《新声音乐创编》校园版课程体系。该课程以“创造中学习”为核心理念,系统融入器乐音色、数字化乐理与音乐创编,采用“3+1”任务群项目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工程开展改编与原创。
      经过三年研发与实践,试点校学生的音乐兴趣、素养及创造力显著提升。同时,课程逐步完善了教师培训机制与教学辅助资源,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训”——迈向人工智能时代音乐教育新台阶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推动教育深刻变革。对于多数成长于传统音乐教育背景的教师而言,实现数字化是迈向AI音乐教育的关键一步,需避免将娱乐化AI作曲简单等同于“音乐教育”。
      为此,北京教育学院数字音乐创编专题培训项目为教师设计了系统化的三阶段培训,涵盖《数字化音乐教学软件操作基础》线上课程、混合式备课指导,以及借助课题研发的体系化教学课件与音乐工程开展课堂教学。
      课题组还组织中小学一线的多名种子教师,通过说课与试讲,进行现场听评课指导,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数字化教学与实践能力,也为课题成果的持续优化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听评课的种子教师中,包含近三年来我院音乐创编专题项目培训的学员,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北京教育学院提供的研修平台,持续为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优化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赛”——搭建竞赛平台检验培训成效,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提升育人质量
      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为教育部认可的全国中小学生白名单竞赛。其中的音乐智能工程设计挑战赛是大赛中唯一的“音乐+科技”类赛项,致力于推动音乐与计算机科技、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融合,发掘和培养青少年音乐科技人才。
      该赛事要求选手运用数字音乐软件进行编程与智能交互设计,与我院培训项目及课题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依托学院优质的学术基础,双方共同构建“研训赛”平台:为教师提供培训,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为课题研究提供鲜活案例,持续推动数字音乐课程的优化与教学创新。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院数字音乐创编专题项目及课题在推动跨学科融合、助力数字化美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北京市中小学数字音乐教育提供了示范性样本。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