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第四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分论坛“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塞浦路斯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共130余人参加。论坛从政策引导、区域实践、学校行动等层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破局与展望。
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胡淑云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肖韵竹致辞。肖韵竹理事长谈到,本次分论坛是积极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而做出的行动和担当。
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塞浦路斯教育研究院院长埃列娜·哈吉卡库教授的《中小学教育伦理导向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政策构架:教师专业学习的促进路径》,分享了塞浦路斯在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思考和经验。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秦春生研究员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GEST)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系统介绍了GEST模型的开发背景、核心逻辑及其在教师培训中的具体应用。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原二级调研员张伟春和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斌两位发言人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创新和特色实践。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孟瑜教授,则从更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更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学校文化的变革等方面,谈了智能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需关注的重要转变。
论坛的校长沙龙环节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季春梅教授主持,江苏常州星河实验小学校长庄慧芬、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校长张文凤、上海梅陇中学原校长卫洪光、成都天府四中校长张显国参加。沙龙从当前传统教师队伍的结构与挑战切入,探讨了教师所面临的转型压力,技术赋能与认知风险、情感关怀的平衡,循证教学等热点话题,为学校层面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思路。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余凯教授做出精彩点评。他谈到,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教育各界人士的学术和实践智慧,全景性地剖析了人工智能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之道、之法、之术,并进一步凸显了,“联结与协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