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项目在中轴路校区开展课题研究结题预答辩与指导活动。本次活动作为结题答辩前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导师团现场指导,助力学员进一步优化、完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项目组理论导师、学术助理及全体学员参加。
活动分两组进行。第一阶段,学员逐一汇报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反思与改进等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三年研修过程中,课题研究的推进举措、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阶段,理论导师团进行集中指导。第一组导师为项目负责人胡淑云教授、李春山教授、吕蕾教授、刘博文副教授;第二组导师为孟瑜教授、余新教授、李雯教授。导师们对结题报告文本、汇报表述与呈现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并指出:校长们的研究选题紧扣新时代教育改革重难点,研究意义与价值突出,研究过程推进扎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都有亮点与可圈可点之处;但站在卓越校长的培养定位上,还要再对结题报告的文本进一步打磨,提高站位、加强学术规范性、增强对成果的归纳与概括,使自己的研究跳出一校一案,成为可迁移的教育创新探索示范与标杆。
导师们一致认为,校长们的课题研究已经具备很好的结题基础,但高质量的研究结题一定要注重从所做所研中总结提炼观点、规律,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同时也要学会发现研究自身的亮点和价值,真正做到让研究成果见观点、见经验、见创新。
活动结束后,校长们纷纷表示预答辩活动收获颇丰,通过导师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再次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未来的一个月将静心思考、虚心求教、精心打磨,争取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