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多维实践课程助力生物学科教师能力发展

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5-10-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初高中生物学科优秀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数科学院2024级生物优青项目于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初中生物优秀青年教师素质提升项目活动。本次走进学员所在学校,依托北大附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深厚办学底蕴,为参训学员搭建高质量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活动现场,由北大附中董鹏老师详细介绍学校的生物组博物课程体系,叶航老师开展鸟类科普讲座,为参训教师拓宽学科认知;优青项目学员杨铭媚老师讲授《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第二课时)》,以“男生打篮球肌腱断裂”视频引入,借助牛蛙腿部肌肉收缩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认知神经冲动传导与运动产生的关系,明确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呼吸系统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李朝红老师执教《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通过学生分组模拟细胞膜、蛋白质等物质运输过程,结合“燃烧花生粒使水烧开”实验,直观呈现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叶绿体与线粒体的能量转化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徐扬老师对两堂示范课进行点评。她指出,《细胞的生活》以实验探究为核心设计课程,遵循“生活现象—科学现象—学科本质”逻辑,将教师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认知路径,丰富的活动任务让学生清晰角色与目标,助力概念理解,通过新情境融入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则以认知冲突情境激发探究欲,紧跟学生思维过程,将学生问题转化为课程推进动力,打通章节知识关联,建议收集评价证据、强化学生成就感,鼓励先让学生提出策略再融入AI赋能课堂。

  下午课程由金宸老师讲解昆虫种类、生活习惯及适宜观察环境等内容,并现场带着学员们制作蝴蝶标本;国家图书馆徐冰冰副研究员带来《文献检索赋能科研选题与课程设计》专家讲座,讲解文献检索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大模型与专业数据库的优劣,演示“选定数据库—确定关键概念扩词—初检反馈—调整检索式”的主题检索思路,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为例,指导学员利用文献辅助科研选题,强调“AI+专业数据库”分阶段搭配使用,阐述文献检索辅助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等原则。



  徐扬老师对讲座进行点评,认为此次分享帮助参训教师打开视野,建议学员善用知网等平台生成可视图分析,将文献检索资源融入日常教学,切实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

  此次数科学院2024级生物优青项目初中生物培训班专项活动,依托教研室为学员打磨的课程为载体,通过示范课、讲座、实操与点评等形式,为参训教师搭建“学、观、研、思”成长平台。活动既聚焦生物教学创新,也覆盖专业能力提升,助力教师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未来学院将持续以优青项目为抓手,联动资源搭建交流桥梁,推动生物教师队伍素养与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