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专家引领凝练实践成果 深度指导优化课程模型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结构优化”学科创新平台赴基地校开展成果梳理指导

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5-10-10

  为推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持续深化,促进基地学校实践成果的系统提炼与推广, 9月24日至25日,“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结构优化”学科创新平台负责人李春艳教授赴平台基地校顺义二中开展专项指导活动。本次指导聚焦基地校构建的“地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模型开展深度研讨与成果打磨,力求为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育人质量提升打造可借鉴和推广的课程实践范式。

  作为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培育的基地校,顺义二中地理教研组在平台专家团队的持续引领下,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构建起具有校本特色且可推广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模型。本次指导重点是针对三个核心成果的优化与系统关联提出专业建议。通过深度对话,逐环剖析、整体打磨,进一步优化了融入“三学”的“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完善了“三维”协同的课程设计实施模型,理清了三课联动的学校驱动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三个相互支撑的维度构建了系统化且可推广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模型。该模型使学生深度参与到课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也为教师提供了从课程执行者迈向课程研发者的专业成长阶梯,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还构建起了学校教学研保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为高质量走好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最后一公里提供可能。


  本次活动是学科平台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一方面,推动了基地校的实践成果从“成形”到“成熟”的跃升,为该成果申报2025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厘清了方向、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基地校课程育人能力的实质性突破,为区域地理教育改革积累了典型经验,充分体现了学科创新平台在推动课程教学深层变革、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未来,平台将持续深化"结构优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继续与各基地校协同共进,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构建更具示范效应的学科教学育人模式,共同推动地理教育向着更高质量、更具内涵的方向发展。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