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专家引领指方向,以终为始稳步伐 ——数科学院召开2025年度课题开题会

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5-09-30

  为持续推动有组织科研进程,助力青年博士的科研成长,9月29日上午,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新申报课题的开题会。会议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丁邦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姚建欣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化学系何彩霞教授以及生物教研室主任徐扬副教授作为专家。副院长刘春艳主持会议,课题团队成员、数科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刘院长代表二级学院班子成员对三位外请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他们持续为数科学院的科研之路保驾护航。她讲到,今年的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截至目前共有两位青年博士成功中标,分别是科学教研室翟献帅博士负责的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一般课题):人工智能赋能小学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以及物理系赵玉萍博士负责的北京教育学院院级课题(青年专项):整合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初中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首先,翟献帅博士从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六个方面做开题陈述。结合自己承担与参与的教师培训项目,翟博士发现,目前北京市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缺乏适用于小学教师的实践模型,教师专业支持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证研究评估教学成效等问题。翟博士计划用三年时间,立足自身专业及兴趣爱好,完成三个研究目标,即:构建AI辅助的小学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模型;以AI支撑“教学设计-资源生成-行为优化”三环,提升融合教学能力;引入NetLogo模拟教学场景与学生行为,推动教学从“设想到验证”的范式升级。为此,他前期开始了相关文献综述工作,并制定了研究计划表,同时预设了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

  随后,赵玉萍博士选取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研究创新点、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六个方面开始陈述。赵博士梳理了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结合一线教师的现实需求,设定了以下三个研究目标,包括:一、建构整合跨学科实践活动初中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模型;二、开发相应的整合跨学科实践活动初中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方案和案例库;三、评价整合跨学科实践活动初中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效果,归纳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位专家肯定了两位博士的研究意义和创新,认为他们立足教学实践中的痛点,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切实可行的实践研究,同意开题。同时专家们建议,要根据课题研究的整体计划推进课题研究进度,研究内容要适当收束和精简,以小见大,更好的如期完成课题。专家们还就两个开题报告的撰写细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接下来,两位博士,将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开题报告进行完善与修订。刘院长表示,祝贺两位博士顺利开题,预祝两位博士后期的研究顺利开展;感谢四位专家的悉心指导;数科学院也将持续关注青年博士的专业发展,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