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5-09-18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十四五”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数科学院于9月17日上午在黄寺校区举行2025级优秀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研修项目开班典礼。本次研修项目面向80余位来自北京市各区的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地理及小学科学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将通过为期2年的系统培训,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储备优秀青年师资力量。
邓靖武副院长主持典礼并介绍项目培训方向,强调本次研修紧密对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秀青年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主题,规划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从师德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全方位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物理学科项目负责人周莹老师随后详细解读项目整体规划:明确培养目标聚焦“深化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修养、精准把握新课程理念、提升课程育人实践能力”,同步搭建“理念更新及视野拓展、学科教学、教育研究”三大课程模块,最终旨在为北京培育一批视野开阔、学科育人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教育人才。
北京光明小学科学教师王晴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将北京教育学院比作“培育教师的殿堂”与“见证成长的良师益友”。她分享道,正是学院为自己点燃了职业道路上的星火,搭建了锤炼能力的实践舞台,更引领自己不断探索教育研究的深度;同时,她也代表全体学员,对项目提供的优质学习发展平台表达衷心感谢,并传递出大家积极投入研修、渴望在专业上持续成长的热切期待。
王钦忠院长在讲话中强调,数科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本次项目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教育人才成长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尽管教师群体普遍面临工学矛盾突出的现实挑战,但整体具备扎实的研修基础与学习意愿;同时介绍了数科学院在跨学科教育、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学等领域的关注重点,以及针对教师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构建的全周期、系统化培训体系,让学员对数科学院的培养实力有了更清晰认知。最后,王院长对全体学员提出“对标先进、主动追问、深度研学、持续反思、转化应用”五项成长要求,同时明确项目团队需以“专业引领夯实研修质量、严格管理保障学习实效、温情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为工作准则,全力护航研修工作落地。
活动特别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王胜灵教授作《当教育遇见AI:大模型时代的教学新生态》专题报告。王教授深入剖析了通用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与边界,指出其在学科知识校准、教学规律嵌入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思维培养、情感价值培育等方面存在局限。她强调教师需清晰界定大模型的角色定位,将其视为提升教学效率的“助手”而非可依赖的“替代者”,始终坚守自身在思维引导、情感培育与价值观塑造中的核心主体地位,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本质。
邓靖武副院长在总结中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参与项目各项活动,在主动学习中拓宽教育视野,在勇于实践中锤炼教学能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持续突破自我、实现进阶。同时,他对项目团队提出明确要求,强调需以“精心组织、用心实施”为工作准则,细化环节、提升质量,确保研修项目落地见效。
本次开班典礼的顺利举行,标志着2025级优秀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研修项目正式启动,不仅为学员们搭建了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更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教师培训领域深耕创新、助力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责任担当与实践探索。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