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京陇“语言桥”再育新苗 临夏州语言文字骨干教师全员达标返陇——2025年北京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州语言文字工作骨干教师普通话培训圆满结束

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5-07-17

  7月16日上午,由北京市教委、语委、甘肃省教育厅、语委主办、北京市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北京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州语言文字工作骨干教师培训普通话培训结业典礼在北京教育学院中轴路校区百人讲堂举行。北京市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处副处长单聪、甘肃省临夏州语委办干部张凯文、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副院长张楠、项目负责人张静及参训学员等110余人参加结业典礼。典礼由张楠主持。

  项目负责人张静做培训总结。她带领大家回忆培训的点滴瞬间,概括学员的语言“淬炼”之旅为:技能学习打基础、一对一训练强本领、实践活动拓视野、文化体验增认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参训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本次培训设定的目标完满达成。她希望学员回去后能够继续学普通话、练普通话、用普通话,同时成为北京和临夏语言“桥梁”的延伸,将所学所感带回家乡课堂、传递给更多的人。

 

  临夏市教育局的沙小风和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的潘鹏代表学员发言。两位老师结合这段时间的培训经历,对项目团队的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致以真诚的感谢。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师身份,强调要在语言文字教育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不仅自己学好、教好,更要带动身边的教师共同进步,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临夏教师创编的成果展演环节,富有甘肃临夏特色的花儿独唱,对“京陇十日淬炼"故事幽默呈现的《三句半》,富有激情的朗诵《将进酒》,好比追星现场的男声独唱以及朗诵《河汇同音——北京与临夏的普通话之桥》,带动了结业典礼的气氛,引发阵阵掌声。学员感慨“当乡音遇见普通话,传统文化有了新载体”。

  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以中轴路遗产文化为切入点,谈起普通话学习与教学的意义,阐释语言传承价值。他表达了对培训成效的肯定,并对项目未来的发展提出新的展望,希望参训老师们回到家乡后能延续这段时间的学习热情,不断钻研、持续进步。发言最后邸院长以富有感情的朗诵《再别康桥》作为送别各位学员老师的礼物。

  北京市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处副处长单聪对北京教育学院在教师培训和对口支援等方面的经验与能力提出了高度肯定与赞扬,通过学员培训成果的展示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力量。她结合语言文字的地位与重要性,强调要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找到新路径、新方法,继续加大在乡村民族地区的推普工作,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