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聚力攻坚·成果彰显——体育第三期“协同创新计划”项目结业成果展示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5-06-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能。6月23日,北京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展示暨落实“体育八条”科学精准提质小初一体化研讨会在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成功举行。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韩金明、韩兵副教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主编郝俊,大兴区教委体美科科长张伟、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书记杨玉华、校长王方华等相关负责人,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和大兴百余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大兴区中学体育教研员李明新老师主持。
      展示活动以“新义考”“京八条”有效实施为核心,紧扣“京八条”中体质强健计划与弱项强健行动,聚焦体质学练策略与体能课课练的一贯制实践探索,并通过主题论坛形式,彰显出协同实验校的研修成果与成效,引领区域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推动大兴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环节为“体质强健”微课展示,七位项目实验校教师展示了薄弱项目教学策略研究成果。模块一聚焦“不同场景下引体向上进阶发展的方法策略”,由协同校四位教师聚焦场景式育人课程资源开发,以“生活场景体育化”理念,通过学校、家庭、公园三大场景的器材贯通与难度进阶设计,构建了“纵向可测量、横向可衔接”的全员引体向上破零提升体系。模块二聚焦“耐力与速度的双弱项提升策略”,从双维度出发,设计差异化练习方案,分别展示了“分段目标跑”、“趣味障碍跑”“反应起跑练习”“阶梯加速跑”等形式,强化体能的要素,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模块三聚焦“核心力量优化策略”,以身体三种姿态去发展核心力量,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学生学练的兴趣。
      第二环节为主题沙龙,聚焦“体能课课练设计与有效贯通的策略”,本活动由大兴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韩起峋老师主持,三位协同校老师立足于“小初一体化贯通”,以新思路与新方法呈现出实践成果的转化情况,以新课标与新课程体现出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韩兵副教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郝俊主编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业的点评。两位专家对本次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肯定项目组、实验校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了精准提质的建议,要进一步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辐射更多的区域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协同创新项目负责人韩金明进行总结发言,韩院长从三个关键词进行总结。一是“感谢”。感谢项目实验校两年的携手前行与实践探索、大兴区两位教研员对项目的全力支持与全程指导,聚焦“新义考”“体育八条”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二是“提质”。聚焦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以问题诊断、学练方法、课程设计、成效反馈作为研究思路,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式改革,促进学生薄弱项目提升,实现了体育课堂的提质增效。三是“展望”。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发挥市级示范引领作用,在整校推进中实现成果的固化,起到了区域辐射引领作用。未来面对体育改革的新场景、新赛道、新探索,体育人一直在路上,教学研究一直在路上!
      本次协同项目的成果展示深度锚定体育“新义考”实践探索,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提质增效的核心任务,精准把脉、靶向发力,以创新路径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组在深耕体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中,切实引导学生在运动中释放活力、在锻炼中增强体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阳光下享受运动乐趣,收获健康成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