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北京市第2期教育干部进修一班(市区教育两委领导干部异地研修班)赴珠三角地区开展专题研修

供稿: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时间:2025-06-26

        2025年6月16日至20日,北京市第2期教育干部进修一班(市区教育两委领导干部异地研修班)赴广东省珠海市、深圳市等地开展为期五天的异地研修。本次培训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教育党校、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承办,通过专题报告、党建论坛、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提升教育两委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党建业务能力,增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的责任感。

        6月16日下午,开班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华苑举行。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北京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郭天华,北京市教工委组织二处处长杜建峰,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书记、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鸿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务长刘日升等同志参加了开班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二处副处长(挂职)陈桂营同志主持开班式。刘日升同志在致辞中强调:“跨区域交流对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特殊价值”。东城区委教育工委组织部部长王梦娜代表学员进行了表态发言。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在线上作动员讲话,他希望全体学员把在广东汲取的智慧、交流的成果、锤炼的作风带回北京,转化为推动本地区、本单位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杜建峰同志在最后跟所有学员强调了培训纪律,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培训工作各项要求,积极学习思考、加强沟通,确保培训实效。

        本次培训构建了党建理论与实践、科技与人文的多元课程体系。广东省委教育工委陈瑞锋处长专题讲解了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广东实践,呈现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地样本;北京师范大学葛凤翔教授围绕人工智能话题,向学员展示AI技术在教育评价、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场景;北京师范大学朱小健教授透过解析与岭南文化高度相关的汉字汉语,阐释了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题作主题报告,让学员们更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宏超教授从教育评价角度,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内涵与广东实践。

        培训班分别走进了东莞松山湖北区学校和深圳实验学校。松山湖北区学校党委书记冯正华向学员全方位展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圳实验学校夏育华书记分享了学校党建与“五才”育人体系融合的校本经验;全体学员还走进深圳华为坂田基地,感受和体验民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力量。18日下午全体学员来到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重温了“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改革开放精神。



        6月19日晚,举办了京珠教育党建论坛。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邓建民、珠海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龙峰、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副书记边红、珠海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郑军四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各自对基础教育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践路径的理解与思考。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书记、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鸿杰同志作最后总结点评,提出要以“党建引领业务,党建融入业务,党建推动业务”,持续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一融双高”的实现。

        6月20日上午研修班举行了结业式。西城区教育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洁、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党建教研室主任刘凤英、丰台区委教工委组织科科长刘笑梅、石景山教工委组织科干部李松鹤、怀柔区委教育工委政工科科长邢红磊5名学员代表各自小组分享了五天来的收获和总结。学员们普遍认为,从地域差异的互学互鉴到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从信仰能力筑牢教师根基到技术赋能教育未来发展,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才能确保教育强国的政治航向。

        郭天华同志在结业式总结讲话中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来北师大珠海校区学习学员们都有很大的收获。他指出,从整体上,北京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中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北京基础教育党建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创新基层党建活动形式,提升专业表达能力,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王鸿杰同志作总结讲话。他提到,本次研修活动具有领导重视、协同有力、运行有序三个基本特点。在总结研修的基本成效上,王鸿杰书记指出:本次研修从个人视角上看,提升了学员党性修养、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四种综合素养;从组织视角上看,实现了京粤两地教育人才的交往,教育智慧的交流和教育文化的交融;从事业视角上看,提升了学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自觉,提升了学员全面深化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政治自觉性,提升了学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
        对于本次异地研修后续思考和建议,王鸿杰同志提出学员要主动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主动思考如何转化研修成果,教育工委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引领的影响力、政策执行的督导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力、治理效能的提升力、风险防控保障力;教育党校领导干部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不断增强自身的决策影响力、实践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二是主动思考如何丰富项目价值,加强异地研修项目的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平台不断分享各区好的经验、好的活动和好的做法。三是,主动思考如何融入强国建设首善之区建设,积极树牢首都意识,秉持首创精神,用足首发优势,坚持首善标准,夯实首席地位。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跨区域、跨领域“双跨”模式,47名参训干部通过沉浸式学习,既拓宽了教育治理视野,也深化了学员对党建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研修取得了圆满成功。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