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聚焦学生健康难题,探索身心协同育人新路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主题班会成功举办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5-06-25

      2025年6月24日,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五(7)班的教室里洋溢着青春活力。一场以“班赛解码破四小——`体育八条'与`身心健康二十条'背景下的成长与反思”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主题班会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的深度融合,破解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小焦虑”(以下简称“四小问题”),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副院长赵苏杭,以及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等领导专家亲临现场观摩指导,与“协同创新”小学体育培训班学员、房山区小学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代表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充满创新与温情的教育实践。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本次五(7)班的主题班会基于“班级联赛 活力校园”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的8节课学习成果与复盘,班级联赛在设计与实施中通过多元赛事破解“小豆芽、小胖墩、小眼睛、小焦虑”问题。体质测试赛与体能挑战提升运动量,改善营养不良与肥胖;韵律操、手势舞融合趣味运动与视力保护;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培养协作能力,缓解社交焦虑。赛事机制促进家校联动,亲子运动会增强情感联结,科学评估体系助力身心健康监测。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将运动习惯融入日常,推动“五育融合”,为儿童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亮点:体育场景化教学破解“四小问题”
      活动在五(7)班师生精心设计的“班赛超然画面”导入中拉开帷幕。班主任城关小学藏燕楠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本学期班级联赛的精彩瞬间:孩子们在篮球和足球赛中团结协作、在重走长征路和跳绳比赛中挑战自我、在体能闯关和定向寻宝游戏中挥洒汗水……这些真实的画面瞬间点燃了在场师生的热情。
      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在“四小问题照镜子”环节,学生们通过小组研讨和交流分享,直观地认识到自身在体质、视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学生侯云翔说:我和爸爸妈妈在校园趣味亲子运动会上玩得有多嗨!现在我和爸爸妈妈约定,周末至少要“疯玩”一小时——骑车、打球甚至只是瞎跑都行。因为亲子运动会告诉我:和家人一起流汗,比任何游戏都好玩!
      在“破解‘四小问题’班赛行动”回顾中,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一小学体育教师刘凯以“定向寻宝赛和亲子趣味运动会”班级赛中游戏与比赛,一一对照“四小问题”解析; 房山区青龙湖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周青用数据解锁成长密码,班级联赛如何击溃“四小难题”?甩掉“小胖墩”、战胜“小眼镜”、告别“小豆芽”和驱散“小焦虑”;学生家长代表高跃凤以裁判视角下的“四小问题”破解,畅谈了这次当裁判感受:最好的教育在游戏里,不如把生活变成“家庭定向赛”,高质量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最令人动容的是“心愿墙之我的健康成长计划”环节。孩子们用彩色卡片写下对未来的承诺:“我要每天跳绳1000个!”“我要保护眼睛,少玩手机!”“我要和同学们一起组建篮球队!”这些充满童真与决心的字句贴满心愿墙,成为班会最温暖的注脚,也让人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当体育不再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而是成为连接五育、塑造全人格的桥梁,教育的生命力便在此迸发。这场班会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值得每一个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深思。
      专家解读:体育育人融合五育,开启教育新范式
      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从专业角度剖析了班会的教育价值:“通过班级联赛这一载体,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竞赛规则中理解了公平、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责任感、在失败中磨砺了意志。这种‘动态育人’模式,将体育的独特价值渗透到了五育的每一个角落。”
      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赵苏杭在座谈中高度肯定了此次班会。他表示:“‘以体育融五育’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通过体育场景构建育人生态。今天看到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自信、合作与成长,这正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他强调,破解“四小问题”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而体育正是最佳的切入点。
      项目负责人袁立新详细介绍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课程资源开发项目的核心框架。该项目为了响应北京"体育八条",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赛”,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班级联赛实践活动、家校协同机制等,构建“全人格,融身心”的育人体系,城关小学的班级联赛模式正是区域探索的典型案例。
      媒体视角:教育创新引发共鸣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深入采访。他观察到,班会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真实表达,展现了体育场景育人带来的显著变化,同时,以体育人为主题班会也给育人方式的变革提供新赛道和新样态。李小伟表示,此次活动为全国中小学破解“四小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北京样本”,建议下一步学校体育应探索“开学第一课”。
房山城关小学校长史瑞琴在总结发言中承诺,学校将持续深化“体育+五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多跨学科融合的育人模式。她透露,未来将联合家长和社区资源,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健康促进体系。
      活动成果:凝聚共识,共绘未来
      活动尾声,全体学生共同宣誓《健康成长承诺书》:我要赶跑“小胖墩”,坚持运动强体魄;我要告别“小眼镜”,科学用眼护双眼;我要甩开“小豆芽”,好好吃饭长得壮;我要战胜“小焦虑”,阳光向上笑开颜。
      参与者共同签署“规律运动宣言”, 最后,班会在充满活力的《阳光体育之歌》合唱与手势操中圆满落幕,并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京市在体育综合改革与五育融合实践中迈出坚实一步。通过“班赛解码破四小”这一创新载体,教育者们不仅找到了破解学生健康难题的有效路径,更彰显了以体育为纽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智慧。未来,北京市将持续推动体育场景育人项目落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