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5-04-15
自2023年7月启动以来,北京教育学院“十四五”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大兴历史项目紧扣“学科大概念统领的中学历史学科能力评价研究”研修主题,扎实推进教研活动。通过集中理论学习,项目组成功搭建“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评价框架,并产出了一系列相关课例。为进一步提炼阶段性成果、搭建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在项目首席专家方美玲教授的主持与推动下,联合北京市新时代中学名师培养项目历史名师团队、2024北京市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面向市骨)和北京市经开区首席教师培训项目,于4月9日上午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一场深度教研活动。
西北政法大学侯学华教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冯丽珍主编和韩迎迎、文丹两位副主编等专家云端齐聚,为本次研修活动带来了专业且前沿的指导。本次研修活动精心设置三个环节,分别由北京大兴历史教研员王辉老师、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李燕副教授和方美玲教授主持。
在第一环节的现场授课中,永华实验学校袁莹老师(大兴历史协同学校计划项目第三组成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单元”的引领下,现场讲授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导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随后,永华实验学校韩晓老师(大兴历史协同学校计划项目第三组组长)介绍了本组聚焦思想现代化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建思路与实施框架。
第二环节是主题单元设计及课例说课。项目首席方美玲教授以“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为例,深入剖析了“学科大概念统领的中学历史学科能力评价”的理论框架及落实路径。紧接着,来自四个项目的六位代表依次分享了已有课例的探索实施情况。大兴一中崔兆艳老师(大兴历史协同学校计划项目第二组组长)分享了《高三二轮“从工业化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复习课》设计思路,北京广渠门中学李慧慧老师(北京市新时代中学名师培养项目历史名师团队成员)分享了《“从现代化看洋务运动”主题单元》设计思路,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胡雯静老师(北京市新时代中学名师培养项目历史名师团队成员)分享了《“从农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设计思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宋薇老师(北京市新时代中学名师培养项目历史名师团队成员)分享了《初三高三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复习课》设计思路,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李昆老师(2024北京市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面向市骨成员)分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设计思路,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张研老师(北京市经开区首席教师培训项目成员)分享了《高三“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复习》设计思路。西北政法大学侯学华教授从历史学与政治学结合的视角,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课例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立意的理解。
在最后的专家指导环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冯丽珍主编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在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并期待各位老师围绕“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宏大主题,将经验性、个性化的实践积累凝练为理论性、普适性的教研成果。此外,韩迎迎和文丹副主编建议从跨学科大概念教学、初中高中衔接等视角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及时提炼教学成果并撰写成文。
本次研修活动集中展示了在方美玲教授带领下,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围绕学科大概念研修主题和“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单元,在四类培训项目中的丰硕培训成果。通过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的深度合作, 4月25日举行的“学科大概念统领的中学历史能力评价研究”主题研讨活动,将作为《刊网微研》系列活动高中专场第一期。这一系列活动将持续发挥成果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学院在历史教学领域的影响力,为中学历史教学及中学历史专业成长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