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5-03-31
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融入课堂?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更有生命力的教学场景?2025年3月26日一场聚焦“英语阅读教学”的学术盛宴在北京学校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河北省国培计划2024市级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进阶性深度研修项目走进北京的交流活动,也是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项目“阅读圈”教学展示,同时还是通州区中小学学科基地系列巡展活动中的初中英语学科基地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专题研讨,探索阅读教学新范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活动吸引京津冀地区数百名教育工作者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辐射全国,引发教育圈广泛关注。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邸磊院长、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石芸院长、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负责人、外语系徐国辉副主任、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部主任马洪志老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学科基地责任研修员冯辉老师、北京学校程岚副校长、臧春梅副校长,活动由程岚副校长主持,河北省国培计划2024市级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来到现场观课,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老师在线参加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3000多人)。
课例展示——情境驱动、读写融合、AI赋能,让阅读“活”起来
上午两节课例分别由北京学校初中王子慧老师执教初二年级绘本故事“Skycar”,和1+3项目初中杨蓉焜老师执教初三年级绘本故事“Down the Drain”。两位教师依托单元,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以课标为引领,以阅读圈为抓手,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读写互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例展示之后,两位教师进行了说课与教学反思。两节课都利用阅读圈,将阅读圈角色本土化,帮助学生高效阅读。王子慧老师坚持单元整体教学,融入跨学科知识,在情景与任务中试图实现教师的隐身。杨蓉焜老师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用AI模型生成5个环保情境,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语言支持。
程岚副校长分享《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中小学阅读圈本土化的校本实践》的专题发言。从问题缘起、解决过程、实践效果、未来愿景四个方面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想读、不会读、读不深问题深入研究,通过阅读圈,从读、思、想、评、创五步促进学生个体的深度学习,培养积极阅读者。
专题论坛——四大主题,直击教育前沿,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景探索
下午进行专题研讨,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执行校长徐良云在致辞中指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和北京学校联合打造初中英语学科基地,致力于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创新,在特色课程构建、阅读圈校本化实施策略及项目式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与丰富的成果。
学科基地主持人程岚副校长作了题为《共愿 共为 共享 共荣——基于共同体文化的学科基地研修模式探索》的发言,从构建学科基地专业学习共同体、提炼基于共同体文化的学科基地建设策略和形成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实施路径等三方面详细汇报了特色做法。
在专题发言环节,北京学校英语教师陈曦、张建元、杨茜、杨阳分别从分级阅读课程建设、教育戏剧课程建设、项目式语言学习和评价创新维度展开深度探讨,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学术盛宴。
专家指导——以智慧引领教育创新,以实践赋能师生成长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石芸院长高度肯定阅读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英语学科基地责任研修员冯辉老师点评通州区学科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是构建了“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参与式研修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二是形成了“实践导向”的教研模式,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多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三是辐射效应显著,优质资源和优秀教师的培养带动了全区教学质量的提升。
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协同创新学校项目负责人徐国辉副教授以PASSION作为关键词,围绕Purpose and mission,Authentic learning task,Supportive system,Structure scaffold,Improved,Output showcase和N种可能性七个方面展开评论。徐教授提到,英语教学需“基于分数、超越分数”,聚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融合。他高度赞扬北京学校的项目式学习案例,认为“真实情境任务”能激发学生内驱力,如“全球发明大会”项目将语言学习与跨学科实践结合,体现了“用语言做事”的核心素养理念。他强调,未来教学需继续构建“支持性系统”,通过课例研究推动课程体系迭代,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邸磊院长首先对阅读圈教学予以高度评价,指出阅读圈是一种育人方式变革。其次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学习”,邸院长提出三大关键问题:为什么变——适应技术革新与素养教育需求;变什么——更新教学方法与评价工具;如何变——通过阅读专业论文、善用AI工具、强化教研组协作实现自我迭代。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部主任马洪志老师高度评价了英语学科基地的成果,即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引领特色发展、积淀教学文化,并建议继续发挥学科基地建设的学习力、引领力、研究力和辐射力,将基地打造为区域教改的“实验田”与“资源库”。
参会教师反馈——理念照进现实
现场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理念-方法-实践”的全链条启示,既深化了对阅读圈、读者剧场等教学方式的理解,也激发了教学改革的信心。“本次会议从比较宏观、高位的视角给我们英语教师提供了如何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建议,同时又主张英语教师在大单元视角下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给出了比较细致的操作范式,受益匪浅。”“对构建英语阅读圈共同体有了深刻的认识。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带来很多启示。各位英语老师的成就给我佩服,我想把他们的经验尽量使用到自己的教学里。”在线参加活动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老师们踊跃发表观后感,他们表示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经验,如合理分组、有效讨论引导、评价激励等实践策略。教师们也反思自身教学,计划将阅读圈理念融入课堂,注重阅读习惯与写作技巧的长期培养,同时优化评价机制以持续激发学生参与,助力其综合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