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时间:2025-03-24
为落实《北京教育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大思政课”建设,信息科技教育学院继续以“数字赋能协同育人 ‘大思政课’凝心铸魂”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3月19日,2025年首场活动拉开帷幕,信科学院组织教师走进有着657年积淀的历史名校--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西城区市级骨干教师“跃升”信息综合研修项目、“AI+跨学科”优青项目以及经开区科技教育首席教师研修项目的学员代表共50余人一同参与活动。信息科技教育学院院长吴珊、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数字教育研究推广部主任季茂生全程参与。
活动以“文脉赓续 智启新章”为主题,走进校园博物馆,走进一线课堂,实地感受“AI+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信科学院的老师们一起走进书法教室,府学胡同小学的肖印涛老师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运用自制的“书法助教”智能体及DeepSeek,引导学生在笔墨书写中探索石鼓文字的独特魅力。一笔一划间传承文化基因,一撇一捺中彰显育人担当,信科学院的老师和府学胡同小学的学生们一起提笔书写“君子不器”,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字以载道”的文化传承。与书法课平行开设了两节“AI+跨学科”研究课,供学员教师学习交流。
交流研讨环节,府学胡同小学的五位教师聚焦“AI+课程思政”,分享学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本课堂研究,吴珊以“引领创新、数智赋能、五育融合”三大关键词进行总结:一是“引领创新”,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化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二是“数智赋能”,以教学场景与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赋能教师发展,推动课程思政与实际问题解决深度融合;三是“五育融合”,立足府学文化根基,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注重技术应用适切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传统文化赋予数字活力。
活动最后,老师们一起走进府学胡同小学的校园。府学兴建于1368年,校园完整地保留着殿(大成殿)、堂(明伦堂)、阁(魁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古代建筑群,是一所具有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也是自古至今保留孔庙建筑的现代学校。
府学胡同小学是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学科创新平台基地校,也是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重点课题“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实践校,自2023年起,在项目负责人胡淑均老师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从交互课件到AI赋能,从大模型到智能体,课程思政建设永不止步,实现“守正”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为传统文化赓续注入数字化生命力。
未来,信科学院将赓续育人初心,深化校际协同联动,深挖“AI + 课程思政”融合潜能,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教育革新添砖加瓦。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