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至5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赴广东省茂名市春晓中学举行“郑明祥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入校指导·揭牌助航”系列研学活动。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北京教育学院基地执行主任、项目负责人、理论导师胡淑云,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三级调研员马桂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处长龚孝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严华银,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智涛,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副院长陈丹等领导出席活动。
揭牌仪式上,于维涛在讲话中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期盼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以机不可失的紧迫感在创新与实干并举的道路上持续深耕,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胡淑云代表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祝贺“郑明祥名校长工作室”揭牌,并表示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将名校长工作室挂牌与学情现场诊断、现场研修、学员之间校际互访等研修活动结合,努力将专业指导工作做实做好,同时将北京教育学院优质资源辐射到每一位学员所在地,为校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于维涛主任、胡淑云教授、马桂波调研员、龚孝华处长、严华银教授、杨智涛副局长、陈丹副院长为郑明祥名校长工作室揭牌,并为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颁发证书。
在研学活动现场,学生们热情地介绍着醒狮武术、书画美术、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等《五彩缤纷·悦动课程》的学习成果。春晓中学以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为课例,展示了“学思辩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胡淑云教授和严华银教授对课程进行了专业指导。
在专家讲座环节,于维涛先后作题为“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我们需要这样的大先生”“科研课题、教学成果凝练的立意和方法”两个报告,一方面,基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追求,提出了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应有的使命担当;另一方面,从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级别定位、政理依据、评审特点、撰写策略等方面解读了基础教育成果凝练的路径与方法。
严华银教授作题为“高质量教学,始自‘三有’课堂”的专题报告,提出课堂问题解决关键要实现课堂从“无疑”走向“有问”,从“无我”走向“有我”,从“无思”走向“有思”等三大转变。
龚孝华教授作题为“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的专题报告,从教师校本研修的目的、标准与方式三个方面阐释如何充分激发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构建校本研修新生态。
本次研学活动是教育部“双名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入校指导·揭牌助航”系列研学活动之一。在三天的研学活动中,培养基地和名校长团队通过揭牌仪式、专家讲座、导师讲堂、课程观摩、同伴互助等活动,对学员所在学校进行深度诊断与指导,发挥优质资源对地方教育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校长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认识与能力,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学员,“郑明祥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以及茂名市各中小学校正职书记、校长20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