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4-12-30
工作室的学员教师在北京教育学院指导教师团队及特级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围绕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聚焦于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确定了有价值且可持续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破解学科育人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的新观点、新方法、新经验。获批北京教育学院教改立项课题的负责人李春芳、张艳萍、康娟、付永庆、杨冬连五位老师,分别围绕课题主题“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教师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设计的实践研究”、“学科育人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实践类作业研究”、“高三英语教学中生成式AI 赋能学生词汇运用的行动研究”、“人工智能(AI)融入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从课题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研究设计、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实施计划及预计成果六个方面汇报了课题的设计与实施思路。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马利红教授作为课题指导专家,对各项课题研究主题的价值以及开题报告整体设计的规范性及合理性都给于了积极的评价,同时精准地剖析开题报告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其一,文献分析应紧扣研究问题,聚焦主题相关的现有研究,为课题实施提供理论及实践策略依据;其二,研究目标需清晰具象,明确要攻克的实际难题,探索可达成的路径,确保在既定研究周期内能够实现;其三,研究内容要紧密贴合目标,从现状调研、策略开发到验证优化,环环相扣,全方位支撑目标达成;其四,研究方法要适配且论证严密,推荐以课例研究为主轴,佐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等多元手段,全方位收集、深度剖析数据,力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老师们后续深入开展课题指明方向。工作室的老师们对于课题开展以及对今后英语教学研究都有了深刻理解和思考。
工作室下午的学习课程是由工作室负责人李宝荣教授,国红延副教授、李慧芳副教授以及两位特级、正高级指导教师庞淼、关媛进行的主题研究论文写作分组指导。工作室本学期始终以主题研究课例实践为主线,引导骨干教师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炼”持续小循环的主题研究实施逻辑,适时嵌入理论文献阅读及指导。多位学员在本学期以课题研究引领的课例实施之后,沉淀提炼了自己主题研究实施策略,形成了论文初稿,理论和实践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与点拨,学员们的思维火花又被点燃,也更明确了论文的修改方向及具体可落实的改进措施。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