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人文讲坛|取他山之石以强技 汇众师之智而促教——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举办项目实施经验及外出参会考察交流会

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4-12-24

  2024年12月23日上午,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持续开展“培训质量与管理服务水平双提升”人文讲坛系列活动,由副院长李宝荣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

  本次活动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延续“人文讲坛之培训项目实施经验交流”内容,两位新教师项目负责人,从项目主题及确定依据、围绕主题的培训目标及成果目标、培训课程的逻辑结构、培训课程的建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训实施中的有效经验、后续培训实施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韩冰老师以《以培训为翼 启教育新途》为题分享了中学英语新任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整体思路,即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四个模块内容的主题一致性,从而实现学、教、研一致性的培训效果。同时她也分享了她在培训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包括:通过开展“往届新教师优质课展示与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老学员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搭建同伴交流的平台,点燃思维互助之光;通过设置任务促进学习内化,加强反思助力教学转化;以学员学情分析为轴,驱动培训全程优化;通过多方位提供学习资源,助力深度学习等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张学岩老师则从培训目标出发,凝练培训主题,构建与培训目标对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增加辅助课程,对培训课程进行适度扩展和完善。此外,他介绍了培训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具体策略。

  为充分发挥外出参会考察学习的引领带动作用,拓展教师教育视野,将外出学习所得的宝贵经验在学院范围内传播,本次会议的第二部分内容为“人文讲坛之外出参会考察交流”,本年度赴京外参加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言的两位教师代表交流他们参会收获与思考。

 

  陈莉老师在参加“中国图画书阶梯阅读与评测”研讨会时,结合我院的培训工作特色,以《略谈图画书阅读教学与指导现状——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的视角》为题做了主题交流,研讨会上她对《中国图画书阶梯阅读与评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认为图画书阅读教学(指导),不应回避师生共读中的功用追求,但也不能因此加载过多任务,导致学生对所读书目乃至对整本书阅读的抗拒。对于未来的培训工作,她认为要继续重视图画书教学,同时立足图画书特点,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探索等。邸磊院长介绍了他参加“聚焦AI时代教师角色 人工智能辅助英语教育(AIAT)研讨会”发言的内容及收获,研讨会上邸院长以《AI助教助研 赋能英语教育》为题发言,主要从“AI助教:赋能英语教学评各个环节”“AI助研:赋能英语课题教研写作”“AI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路径”“AI出方案,实践出真知”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于AI赋能英语教学的体会和感受。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AI对教育领域的影响逐渐深化,英语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以适应当下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当下需要的是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协同教学。因此,英语教师应基于人工智能,贯彻落实协同性思维以重构角色定位,从而推动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宝荣副院长首先对外出学术交流的两位老师的发言进行总结,她指出,两位老师分享了参会主题领域的前沿学术动态、研究热点、与同行专家交流的深刻体会、收获,还对接我院培训及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规划,切实实现了外出学习收获的效益最大化。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她对于本次“人文讲坛”系列活动的感受:一是搭同伴交流之台,点燃智慧共生之光;二是我们的培训整体课程要遵循教、学、研、评一体化的逻辑框架,循证教研;三是认真地回顾、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展望规划,希望老师们认真总结2024年以及我们之前的培训有效经验,对2025年的各类培训项目提前做好规划。

  最后,邸磊院长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年度的“人文讲坛”系列活动告一段落,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通过开展全院教师对项目培训、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及外出参会学习等工作进行交流和分享,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与科研成果,借鉴成功经验,有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学院历来重视和支持教师外出参会和考察活动,并且积极倡导“走出去,带回来”的培训理念,借助组织开展教师外出参会考察分享交流活动,实现一人学习、全体受益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人文讲坛系列活动作为人文与外语教育学持续推进学院“培训质量与管理服务水平双提升”的重要手段和依托,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学院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文学院将持续加大力度,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助力学院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学院的培训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