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2024年北京市篮球专题培训班以“基于学科育人目标的篮球教学展示与研讨”为题,先后走进顺义后沙峪中心学校、通州区通运小学和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开展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旨在通过教学展示与研讨提升篮球教学和育人素养能力,助力体育教师快速适应新课标的教学,优化新时代篮球专项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班负责人史红亮,班主任易建斌及项目班31名学员全程参加。
10月31日走进顺义区开展篮球教学实践,来自培训班的杨小龙、边令、刘键韬、李师洋四位老师分别以《五年级小篮球用横切的方法进行配合》、《五年级3V3比赛中传接配合呼叫转移游戏》、《五年级行进间运球与游戏》、《五年级提前变相换手运球》为题进行教学展示。顺义区体育教研员丁剑老师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在点评时指出“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这要求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切合乎实际地设置教学目标,紧贴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探寻答案,从实践中自我提高。
11月14日走进通州区开展篮球教学实践,张弛、刘雨、姚涵迈、张琦佳、王博宇5五位老师分别以《五年级“小篮球—比赛中的传切配合》、《五年级3V3比赛中指向传切配合的攻防技能》、《互帮互助-对持球人侧掩护能力的提升》、《四年级基于半场2v1配合,提升学生运、传球的能力》、《五年级基于小篮球3v3比赛中突破分球技术》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活动。通州区漷县中心校、特级教师魏敬对此评价时表示:“教学展示”的意义在于了解一线教师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对“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自主课堂”的深刻认识,希望老师们可以通过学习观摩、体验感受、对比实操,做到内化成长,自觉“对标补差”,意识到职业发展和成长的紧迫性。
11月21日走进丰台区开展篮球教学实践,乔钰婷、李帅、辛魏强、穆潼4位老师分别以《移动与操控性技能:行进间运球游戏》、《提升低强度防守下传接球能力提升》、《基于篮球4v4比赛中行进间上篮技术》、《在传切配合中无球队员如何有效摆脱防守》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丰台区体育教研员芦海棠在研讨的过程中指出,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个班或者一个学校,可以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学习、成长,给予了体育教师开展篮球专项技能教学开展单元教学的一种示范性范式,更好地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实现“以研促学”的真正价值。
培训班负责人、体育系副主任史红亮对篮球教师专项培训活动进行总结。他认为,专业要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研究,以寻求专业提升、完善专业素质。通过本次区域联动活动做到肯钻研、能上课、爱反思,促使教师在“导-学-展-评”中做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鼓励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积极地向特级教师、正高级进行学习交流,为自身的篮球教学进行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