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4-12-04
本次研讨会以“强化实验教学,培育科学精神”为主题,通过展示、交流与专家点拨相结合的方式,为一线生物学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高水平平台。西城区和海淀区四位教师进行了优质课例的展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课程研究院副院长李霞代表承办学校向参会教师介绍了学校奠基课程、见长课程和荣誉课程的结构,同时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其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能量的视角审视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建立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深入理解。《群落的结构》使与会教师对生态位的概念建构过程有了生动的认识。《制作智能培养箱,提高水培蔬菜产量》探究了不同自变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因果关系,数字技术赋能实验教学创新。《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和《探究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实验为核心,揭示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科学奥秘。这些课例不仅展现了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魅力,更通过创新设计和多角度的实践探索,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和启发。
在交流研讨环节,资深教育专家们从不同视角为课例展示进行了深入的评述。柳忠烈老师从“标准、方式、增量”三个方面解读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育人方式变革及育人价值的实现。毕诗秀老师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指向科学本质的学习。胡玉华教授从概念建构和思维工具等角度剖析了生物学独特的育人价值,为教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科学精神提供了新思路。专家的精彩点评不仅帮助与会教师明确了实验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更让他们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来自六位不同学校的教师以丰富的教学案例,分享了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例如,《“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改进》聚焦实验优化,《果汁褐变——探究影响酶活性的环境因素》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带来教学内容的延展与创新。这些案例为教师们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2024年北京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专题研修班的学员们实践了大肠杆菌转化实验和诱导胡萝卜愈伤和草莓苗生根。这些实践活动让学员老师们在动手体验中收获了一手操作经验,通过实验增加了对生物学学科的理解,体悟了科学精神,也为实验教学的转化提供了启发。
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邓靖武教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致辞。他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为了践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充分挖掘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育人宝藏,全力为生物教师们打造一个交流共进、成长提升的平台,让教师们实验教学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区教研部门携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这种多方协作模式不仅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生机。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