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以体强心:2024“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顺利完成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4-11-2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出台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解决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的突出问题,促进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开展2024“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承担了“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内容。项目以“以体育心、以体健心、以体强心,发挥学校体育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为主题,主要围绕跑步提升心理健康、好体能带动心理健康、群体主题式心理素质拓展、体育课提质激趣增效四类行动展开。从2024年5月至11月分别对贵州江口第三中学、云南保山施甸县示范小学、云南保山隆阳区辛街中心小学三所试点校开展对口帮扶。本次项目指导团队由体育学科创新平台负责人潘建芬、平台骨干教师胡峰光、韩兵,体育系教师李健、韩金妍、舒瑶、黄春秀、韩金明、周航,以及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优秀培训学员组成。项目分为前期调研交流(2024年5-7月)、通识类在线培训(2024年8-9月)、特色活动入校指导(2024年9月)、阶段项目总结展演(2024年10-11月)四个环节。
      在前期培训调研交流过程中,学科负责人潘建芬深入云南和贵州,对帮扶的两个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情况调研,包括学生心理情况、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教师基本情况、场地器材情况等,并对云南保山市400余名中小学校长做了《体育润心学校体育该何为、可何为》专题讲座,对贵州江口500余名中小学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心理教师做了《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怎么看与怎么办》专题讲座。除了实地调研外,项目指导团队与当地教育局、校长、教师等又进行了线上的深入交流,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识类在线培训包括线上直播培训和资源工具包自主学习,北京体育教师跑团和场景式育人一日体能之晨跑团队,分享了晨跑、校园集体跑、学生跑团开展经验分享。同时,项目团队提供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一日体能)现场展示活动观摩、课课练体能游戏资源(文本+视频)或教师用书等资源供三所学校的老师进行自主学习。
      9月下旬,项目团队分别进入三所学校进行特色活动入校指导,针对学校实际和需求设计了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在云南省保山市的两所小学均有大课间集体跑步的基础上,优化大课间集体跑步的形式、节奏变化和方向变换,调整跑步思路,实现全员一起跑起来,解决等待问题、衔接不紧凑、空间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使跑步活动更加有趣、高效。贵州省江口三中则成立和启动了学生跑团,并为校园跑团编创了跑团团歌,让学生跑得更有趣、更有动力。项目团队在“无体能,无健康;有体能,有健康;好体能,好健康”的指导思想下,针对学校实际,开展了体能双人伙伴协同练习、大课间体能健康操、绳梯练习、一校一品专项体能、社团活动等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群体类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是体育润心的重要方式,云南保山隆阳区辛街中心小学团队设计了一年级开展跳圈接力、抬板接力、踏石过河游戏,二年级开展搬运物体、平衡走接力、螃蟹过河游戏,三年级开展春种秋收、偷梁换柱、余音缭绕游戏,四年级开展运球接力、右传左接、上传下接游戏,五年级开展传球下蹲接力、传球接力、头顶传球接力游戏,六年级开展多元俯卧撑式接力、坐位体前屈式接力、运球接力赛。云南保山施甸县示范小学团队则结合田径类运动、球类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特性,设计开发心理素质拓展类游戏,形成相关活动案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应用,并与施甸县示范小学教育集团内体育教师展开教学研一体化实践。贵州江口三中团队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了集体仰卧起坐、三人毛毛虫、营救队友、仰卧举腿传接球、爬虫竞速、旋风跑(摆标志杆)、一级方程式、旱地龙舟等心理拓展活动。在体育课提质激趣增效行动中,指导教师随堂示范授课,随堂教授技术技能,随堂手把手教会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教会体育教师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让体育教学有趣有效,如何精讲多练增加练习密度,如何让学生练起来、动起来,如何设计10分钟左右的趣味性体能游戏,如何让运动量达到中等以上强度等。
      10月30日、11月14日和15日分别在贵州和云南的三所学校开展了项目总结展演,当地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校长和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现场观看了总结展演,当地融媒体中心、电视台等进行了同步新闻报道。
      11月21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2024年圆梦工程项目总结会在贵阳市举行。学院团队成员在三所实验校的实践成果在总结会做了分享交流,体育学科项目负责人潘建芬教授在“五育融合:多维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分论坛做了《以体强心: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专题报告,分享了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成果,并提出“健康一起来”倡议。
      此次志愿项目的参与,是体育学科团队探索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一次实践尝试,是体育学科创新平台团队带领培训学员将前期开发出来的资源实战运用的一次检验,也是锻炼队伍、让队伍参与务实有效社会公益项目。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