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科研视野、增进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举办了“三师讲堂”第二十三讲专题讲座,由音乐系尚洪刚、美术系周正、体育系张锋周、舒瑶等四位老师各自分享了参加澳大利亚形成性评价培训期间的学习收获和学科实践探索转化应用策略。讲座活动由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主持。
四位老师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面,分享了自身学习感受。在基本理论方面聚焦发展连续体、信息收集、专业判断、学生画像等关键词,认为学科形成性评价不仅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评价,还需要渗透文化和心理等内容。强调形成性评价的类型,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分成多种类型,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情状况等具体选择评价类型。在实践方面,依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和新课标的内容,强调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并详述了技能教育的目标分类。大家一致认为,在形成性评价培训过程中,外方专家的深厚理论与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在只言片语间能够让人回忆起在平时的培训教学工作中习焉不察、却又值得反思留意的点点滴滴。
潘建芬院长在会后总结发言,勉励老师们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要将培训的学习收获进行学术论文成果提炼,并将成果转化应用于培训工作之中。同时要求体艺学院教师要坚持课题研究、坚持学术创新、坚持研究自信,产出具有北京教育学院“研训一体”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