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坊场景下艺术素养提升课程开发”项目成果汇报展示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全市百余名教师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开幕式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楚副教授主持。海淀区的姚惠敏老师作为工作坊项目活动学员代表发言。部分工作坊进行了现场微展示:京剧经典唱腔唱段赏析与表演实践工作坊学员代表演唱了《空城计》《打龙袍》选段;经典舞蹈作品赏析与特色内容学跳实践工作坊的代表表演了《汉唐神韵》《傣韵》《忆》《牧区姑娘》等舞蹈;来自经典合唱作品的演唱体验与指挥学练工作坊的朝阳区教师合唱团表演了阿卡贝拉《普通》歌曲。密云青少年宫主任刘春霞,教学部主任李庆军,顺义教委干训科科长杨红,顺义美协主席魏宗安,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高军,西城舞蹈教研员刘永霞,海淀张亚红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张亚红等参加了开幕式。展览的同时,杨岩和老师们的粉笔画现场展示还原了多种媒介材料经典绘画表现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坊的活动场景。
在开幕式上,工作坊项目总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吕鹏教授介绍了工作坊的活动情况以及成果产出。他指出,本次成果展示的作品以“经典艺术和传统文化”为主题,表现形式既有绘画、雕塑等传统样式,也有陶艺、装置、AI绘本等创新尝试,同时还以照片和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各个工作坊学员活动的精彩瞬间,以及给予工作坊巨大支持的教育教学和课程专家的精彩工作照片。这些作品和照片凝聚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专家们的创造活力和专业智慧,体现了首都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素养和精神内涵。吕鹏教授还在讲话中还对房山、密云、顺义、平谷、海淀、朝阳等各区各校给予工作坊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张林师副院长对工作坊运用场景育人的模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工作坊项目是带领广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美育工作者进一步推动全市美育工作,积极探索新时代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中小学艺术教师教学能力与教书育人本领,凝聚广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创造活力、审美素养和专业智慧的一次具体行动。而本次成果展示正是对工作坊项目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和汇报,是北京市教师美育浸润行动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市教委相关负责老师对本次工作坊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指出本次工作坊是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一次新的尝试,也为逐步建构具有北京特色的美育浸润培训机制,赋能教师成长,提供丰富、鲜活的实践案例。希望各区教育教研部门能够在市级带动下,充分挖潜自身优势资源、统筹力量,着力在提升美育教师素养、推动数字资源赋能美育、打造艺术课程活力课堂方面加强探索,助力美育浸润行动的落地实施。
工作坊项目自5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区、校大力支持,全市中小学教师踊跃参加,共举行的12场活动吸引了近1500人次教师参加。下一步,北京市教委将进一步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场景式、多层次的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指导能力,逐步推动美育浸润行动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