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体教融合,体医协同,构建健康促进新样态——全国青少年心血管健康促进学术大会在我院顺利举办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4-11-1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科学运动促进我国青少年心血管健康水平。11月8日,2024年全国青少年心血管健康促进专项学术大会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桑锦龙、教育部体卫艺司三级调研员许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发展指导处副处长陈石、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市各区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等400余人参会。会议由中国体育报社全民健身部主任冯振晓、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韩金明、体育系饶子龙共同主持。
      “一日体能练创展”拉开了本次研讨会的序幕。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的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资源项目的学员进行学生一日体能主题之大课间体能健康操、课后服务体能挑战、家庭体能伙伴协同锻炼带来了集体展示,聚焦“心肺耐力”的功能锻炼更好地展现出心血管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桑锦龙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次会议是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对于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教育学院在71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研训一体、实践导向”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以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为主体,启动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发展研究”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另外,今年受北京市教委委托,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实施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一定会对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一是加强宣传推广,共同提高全社会关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心血管健康知识,让家长、学校和广大青少年认识到心血管健康和运动促进的重要性。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积极推动政府出台更多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政策,加强校园和家庭锻炼、增加运动强度、改善不良饮食习惯等。三是促进家校社共同参与,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积极开展心血管健康科普,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社会各界要创造支持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八要素”的良好环境,增加更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发展指导处副处长陈石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措施:首先深入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现状,剖析现存问题,并积极探寻切实可行的干预解决方案,为全社会行动提供实践指导。其次呼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希望各级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公众能够齐心协力,促进本项目顺利执行。同时鼓励儿童青少年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大会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中,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筛查与促进专项工作组专家张剑梅、贾娜、曹冰燕、李昂、李希、王正珍、丁荣晶等,聚焦心血管健康促进的学术问题,分别进行了主题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调查结果分析》、《儿童青少年心脏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营养要素》、《从代谢健康角度儿童青少年运动的需求和建议》、《新时代心血管病流行特征和防控策略》、《免体育课学生需要运动处方》、《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一例》的报告。
      会议间歇,北京教育学院健身操舞创编与实施专题培训班的学员带来了课间微运动的学练方法分享,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教师饶子龙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课间微运动。在体育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经验交流环节,场景式育人课程项目团队成员北京育英学校王作舟、密云四小季光辉、北京体育教师跑团团长刘萌以及跑团成员们带来了“跑起来就好”的展示。体测日模拟赛团队以多样化的体测练习方式展现了“练起来就好”。海淀、丰台、大兴、顺义等区级体育教研员对“坚持有强度的运动”进行了经验分享。
      大会发布未来行动计划。在123全民冬跑日来临之际,围绕心血管健康主题,发出深秋季节的倡议:呵护小小心脏,全民冬跑,奔跑吧,少年!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指导,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办,北京教育学院等承办,北京各区教研与培训机构共同协办,会议采用线上同步直播。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