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4-11-05
为集中展示数科学院专家教师在单元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究成果,11月2日上午,数科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研讨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汶,教务处处长张金秀,学术资源部期刊社社长柴纯青,数科学院全体教职工,培训班学员代表以及京内外教育同仁等近1800人参会。研讨会由数科学院副院长刘春艳教授主持。
首先,肖汶副院长为研讨会致辞。肖院长表示,北京教育学院作为首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以深化干部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了多种类型的教师培训体系,为首都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数科学院专家团队聚焦一线教师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单元教学陆续开展了丰富扎实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困扰中小学教师们的疑难问题,满足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解决困扰中小学教师们的疑难问题,助力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数科学院八位教授围绕“单元教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发言,既有理论观点阐述,也有实践案例分享,内容比较丰富、视角比较多维、结构比较完整。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层面,胡玉华教授给出了明确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和实施步骤,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实践框架;张素娟教授主张要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要注重以育人为本,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宗旨,实现浅表学习向深层学习的转化。为让单元教学发生质的转变,顿继安教授指出,需要突破知识累加型单元教学结构,转变为以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解决为线索的进阶式单元教学结构;同样,李春艳教授也认为,单元教学要实现教学内容向学科逻辑、再向认知逻辑的两次转化。在单元具体教学环节层面,对于教材分析,刘加霞教授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单元教学的前提是要分析教材的单元假设学习路径。对于目标设计,周玉芝教授结合问题,阐释了单元教学目标的教学功能、设计理念与依据以及支持工具。对于任务设计,邓靖武教授则提出要在层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任务设计来构建灵活的上下位学习。对如何实现跨学科教学,王春教授则对跨学科的本质内涵和如何实施跨学科单元教学进行了案例阐释。
最后,数科学院王钦忠院长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单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不仅追求教学的整体性、结构化和进阶性,更要求一线教师要多追问、多反思、多求真。教授们的发言主要描述了单元教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学习预期结果上,突出素养导向和学习进阶,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建构和迁移应用,强调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要求挖掘学科本质和学科逻辑,强调发挥大概念统摄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和学习路径进阶式设计;三是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关注学生的上下位有意义学习,强调基于真实情境设计体现学习进阶的驱动性问题和挑战性任务,注重教学活动和单元课时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四是在学生学习评价上,强调通过多种评价措施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并基于证据及时向学生反馈以及适时做出教学调整。王院长表示,这些研究成果还只是阶段性成果,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数科学院也将继续深化对单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八位教授的发言赢得了线上线下听众们的热烈反响:
数学卓越工作室学员左丽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授们对于单元教学的逻辑基础、意义、一般性的实践策略以及关键问题都做了深入的阐释,如同拨云见日一般。教授们报告中给出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型与实施路径,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解决了一线教师在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教学的很多困惑。
生物青蓝计划学员李艳芝(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教授们通过案例分析阐明单元教学的特征,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让我们认识到单元教学的真正意义价值是以育人为本。这次研讨会让我们对如何依据课标,把握教材,读懂学情,提炼大主题或大概念,如何表述大单元目标以及设计学业评价,如何依据相关设计理念,进行教学内容结构化活动设计以及分课时规划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获益良多。
(陈熹 撰稿/张军 摄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