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4-10-14
2024年10月10日,北京教育学院“探索与构建地球生命循环模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计划开展了一次野外考察,22位密云区的小学科学教师在项目负责人翟献帅博士的带领下,前往门头沟进行地质与文化结合的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是整个培训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实地观察与模型构建,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地球系统”、“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这三个核心科学概念,并将其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
实地考察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
此次培训课程设计为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以实地观察地质现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上午,教师们来到韭园村,先后参观了下苇甸穹隆、九龙山向斜构造,以及京西古道。通过这些典型地质现象,教师们能够直观感受到地质应力如何塑造自然景观,并讨论如何在课堂中以实景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内在力量的作用机制。
在参观京西古道时,教师们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古道上的石灰岩遗迹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这些实例为教师提供了将历史与地理、地质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素材。
下午的文化与地理结合
下午,教师们来到爨底下村,考察了这座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如何顺应地理条件建造而成。在这里,教师们不仅学习到如何将地理地质知识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尤其是一线天的景观,展示了河流侵蚀和溶洞形成的过程,教师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这样的地质现象,启发学生理解大自然的长期变化。
培训计划的核心目标与实践
本次培训以“地球生命循环模型”的构建为核心,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与跨学科整合。课程设置的五个模块——地球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球生命循环模型的构建与整合,以及总结反思——通过实地考察、理论学习与跨学科探究,帮助教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此次考察,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体验了如何将课堂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探索兴趣。未来,教师们将把这些跨学科知识转化为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对生命和环境的影响。
结语
此次门头沟考察不仅是地质与人文的探索,也是小学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的一次重要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训的关键亮点,教师们通过实地观察与理论学习的结合,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质与生态现象,并将其融入课堂,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跨学科整合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知识视野,通过将地质学、生态学和历史地理等知识有机融合,教师们获得了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复杂的自然现象。持续的反思与反馈机制帮助教师们在培训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确保知识的内化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翟献帅 撰稿/张军 摄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