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练兵实训研讨会——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双新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 成功举办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4-07-09

      为了总结交流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练兵实训成果,推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催生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新质生产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跃升。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双新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二)练兵实训研讨会,于2024年7月4日上午在房山区城关小学举行。
      北京体育大学张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教授、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体育教研员梁吉涛、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体育教研员芦海棠、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体育教研员尤军和张燕平、城关小学校长史瑞琴和副校长张巍、城关二小校长武新颖、窦店中心小学副校长王亚威、周口店中心小学副校长赵更、十渡中心校副校长邱红亮等相关负责人,房山区、丰台区、大兴区和门头沟区100余位小学体育教师代表参加研讨。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袁立新老师主持。
      项目以城关小学基地校小学四年级7班38名为授课对象,单元构建以特级教师为引领,以深度学习为载体,以网络直播为平台,构建跨区域、大协同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教研组,在学情调研和内容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集体研磨合作设计包括引领性学习主题、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8位北京市特级(正高)、学科带头人、市区骨干教师,以“在学习和体验国防知识+国防体能+国防技能+国防文化综合文化中,做新时代爱国奋进好少年“的学习主题,老中青传帮带、异地授课,组团教学的新模式,以接力授课呈现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体育教师同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单8次课的真实课堂。
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刘娓楠,以《“场景式”育人助力跨学科学习的深度学习与教学改进》为主题从学前调查、选题背景、设计与实施策略和教学改进与反思等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复盘、分析和总结。跨学科主题学习场景式育人创设真实学习场景,沉浸式体验体育与国防教育融合;妙用器材让学练变得灵动和充满国防味道;场景式育人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学习的效果;学生能在实践中将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场景式育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培养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圆桌沙龙
      教师专业成长视角下,在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中感受“协同发展”的幸福,本环节由授课教师八人团队,“新兵请入列”通州区漷县中心小学特级(正高)魏敬、“志在军营”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邱锋、“厉兵秣马”北京中关村二小特级(正高)王金良、“渡江侦查”房山区城关小学(新城校区)周青、“士兵突击”房山区城关小学金铃、“战场救护”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市级骨干刘洋、“科技强军”房山区周口店中心小学张萍和“军事技能大比拼”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刘娓楠八位老师,分享课程开发经历、授课感悟、团队合作与专业成长。本环节北京市特级(正高)教师魏敬主持。
      “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让成长真正发生。由教研员、校长、班主任和家长组成家校团队,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场景式育人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庭的“改变”分享交流,真切地感受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以主体的角色参与体验,促进身心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家国情怀;感受到场景式育人魅力,家校协同育人作用,让学生发展与幸福成长,双向奔赴、齐头并进。本环节由城关小学副校长张巍主持。
“场景式”育人催生教师新质生产力
      场景式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全网直播同时,激发“协同创新”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项目学员深度学习与教学改进,催生教师新质生产力,衍生了体育与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课程。来自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新城校区)周青,分享了“开心农场”——“四季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活动教学改进;周口店中心小学李雪苹分享了寻迹“北京猿人”——“猿人”一人生活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教学改进。本环节由房山教师进修学校小学体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尤军主持。
京外之声
      场景式育人七个单元135节常态课,不仅直接作用于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更是惠及北上广深、重庆、京津冀等地区,在全国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高级教师胡甘霖:“双新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更是让我兴奋不已,也意犹未尽。前期有幸参与研讨,过程中也是追剧般守望直播二维码,后期多次组织我校体育教师学习观摩,如今时常还翻看录像反复品味琢磨。并用“四化”:课例展示具有充分结构化、游戏情景化、巧妙数字化、全程素养化高度概括场景式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特点。
      唐山市丰润区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校副校长张丽梅: 场景式育人让体育教师及时了解首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策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进展,对我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思路,可参考借鉴的范本。
总结点评
      北京体育大学张凯教授从项目式学习角度,分享了练兵实训研讨会上学习和给予她“成长”的感受:第一是实施的单元化,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个单元设计而不仅仅是一个课时的设计;第二是主题的意义化,从国防知识的学习到国防体能的获得,再到国防技能的掌握,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国防文化;同时,能够清晰看到教学培养目标,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技能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义设计。第三是内容的结构化,八节课的结构设置目标、主题、过程和评价,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策略和要求。第四是学习的实践化,让学生做中学,在练中学、在竞赛中学,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化的整体设计。同时,对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提出三个探讨问题与改进建议。
      项目负责人潘建芬教授肯定了场景式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把一个看似“热点”、实施“难点”和形同“概念”落地,并通过练兵实训方式,让跨学科主题学习行之有效,增强了课程资源开发和辐射的信念,给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爱国强军”的梦想,同时,整体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寄希望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个新的命题,值得我们一直去探索。
      练兵实训研讨会最后,通过百日奋战,市区校三级协同联动,135节场景式育人直播课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显现,开创了首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资源的新纪元,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与课程开发在路上,需要我们乘势而上,不懈努力,精准发力,我们愿与学校体育有志之士,携手同行,谱写核心素养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新的篇章。
项目介绍
      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于2024年3月23日全面启动。双新单元作为场景式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之一,单元构建以特级教师为引领,以深度学习为载体,以网络直播为平台,构建跨区域、大协同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教研组,在学情调研和内容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集体研磨合作设计包括引领性学习主题、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     
      双新单元之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由来自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4个区8名特级(正高)、市级学科代表和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在学习和体验国防知识+国防体能+国防技能+国防文化综合文化中,做新时代爱国奋进好少年”学习主题,老中青传帮带、异地授课,组团教学的新模式,接力完成了8次课的常态授课。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