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工业园区里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助力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果丰硕

供稿: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时间:2024-06-05

课程建设步入新里程  百年老校焕发新生机
 
工业园区里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
——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助力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果丰硕
 
        5月28日,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致远千里 始于微小”——在地资源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展示暨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追踪问效行动现场会在昌平“中车北京智汇港口-南口园区”举行。
        北京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张金秀、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鸿杰,“学校领导促进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协同创新项目及联盟校代表、昌平区南口镇副镇长王水,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丽梅,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李金亮,昌平区南口学区主任纪华、副主任刘永明等昌平区教委和南口镇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北京科技园联合党支部、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北京南口斯凯孚铁路轴承有限公司、克诺尔南口供风设备(北京)有限公司、詹天佑纪念馆馆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来自全市各区校长代表昌平区中小学校长、课程干部、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室和继教办的各位教研员以及新闻媒体等共计200余人。
        自2019年,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加入“学校领导促进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协同创新项目组,开启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新里程。本次活动展示了在“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团队指导和协助下,学校以在地资源开发与转化为路径,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这是市、区、校三方联动,校、社、家多方众筹展示百年老校利用在地资源开发主题综合实践课程、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惠及师生成长的全方位成就和影响。
        与会来宾首先观摩了7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挑战的主题综合实践特色课。学生的课堂搬进了生产车间,在压缩机生产车间、轴承生产车间和和百年机床博物馆里,学生们在新场景中进入学习者角色,动手动脑、收获新知。进入主会场后,与会来宾深切感受体验了铁路文化、长城文化、诗经文化、汉字文化四大主题课程展区,并欣赏了师生共创的基于四大主题文化的舞蹈、科普剧、诗乐舞、朗诵等主题交流分享活动。
        厂房为教室,机床是教材,真实任务具身体验引发与会来宾的积极参与。他们感叹真实场景课程设计的创意,认真浏览百年铁小发展历程,细致了解“协同创新”项目团队入校活动的每张照片细节。他们在学生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中流连忘返,为孩子们创新设计和精巧成果啧啧称赞。
        在主题汇报环节,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袁宝红从“逐步深化与升级学校理念识别系统,引领课程文化建设;整体重构学校九大课程主群,发挥课程育人价值;聚焦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促进三级课程联动;展望主题课程未来,践行五育融合,实现育人无限可能”四大方面,回顾了学校在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支持下取得丰硕课程建设成果的思考与变革,再现了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经历的“四面八方”嬗变之路。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王鸿杰书记、项目负责人吕蕾教授、协同创新项目联盟校大兴区长子营镇第二中心小学赵一芒校长等三位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系统回顾本项目以关注“课程教育价值”“方法迭代”“组织赋能”为支点助力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高度评价学校主动对接企业,将思政大课堂、科学大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链接的全面育人课程观,高站位创造性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的课程建设策略,以及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中促进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王丽梅副主任对“协同创新”项目给予基层学校的强大助力表达了感谢,指出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实际有传承、有创新地建设课程体系;二是推进在地资源与学校课程深度融合,打造学生活动场域,促进全面育人;三是通过深度实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张金秀处长对项目实施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南口铁小的学校课程开发实践取得了令人激动和欣慰的成果,实现了院校携手助力师生发展的目标。她谈到,“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师生的新状态、育人的新场景和课程的新样态。孩子们是自信灵动,知行合一的;教师是具有想象力、执行力的优秀教育者。这样的课程是非常好的校家社协同的样本。”
        此次活动是一次全方位协同创新项目成果汇报,展示了基层学校整体效能提升的成果,展现了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特色项目对基层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真情支持、专业引领和有力促进。本次院校社协同“追踪问效”行动体现了资源集聚、激发潜能的示范效应。学校在新场景、新资源、新路径上的探索,体现了市、区、校,企、社、家协同一体的力量集聚,让各方力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