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京浙信息科技名师齐聚京城 共研数智化赋能教育创新 ——京杭信息科技名师交流研讨会圆满收官

供稿: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时间:2024-05-29

  盛夏将至,万物盎然,由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携手打造的“京杭信息科技名师交流研讨会”暨“北京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特级教师工作室”结业成果展示活动于2024年5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京杭两地信息科技名师60多人齐聚北京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交流研讨会议。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学习·转化·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技学科的责任与担当”。研讨会分为成果展播、学术论坛、实践论坛和高科技企业论坛四部分,采取现场+线上直播方式举行,展播课程访问总量4290人次。

  作为结业展示的重要一环,在会前一周,“北京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特级教师工作室”和“浙派名师名培养工程信息技术”,通过北京教师学习网和创先泰克网开展教学成果展播,向全国同行隆重推介两个工作室的研究成果。研讨会的核心部分是两个工作室研究成果交流,北京名师聚焦信息科技课程“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所做的《新任→优秀青年→区骨→市骨共讲一节课》研究成果分享,以《信息科技小初高进阶式“异段同课”单元课例实践与研究》做工作室重点研究分享,浙派名师培养工程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名师从同课异构视角展示了浙江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成果。研讨会实践会场和高科技会场分别在人大附中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

  “课标落地促转型,培智育人重实践。科教兴国担重任,数智时代领风骚。”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同行之间相互切磋2022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实施的最佳实践,共同探讨信息科技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责任,激励思考作为信息科技名师的担当!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特级教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创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推动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主持人于晓雅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结合三个视角的观察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走实走深。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京浙两地信息科技名师的学术盛宴,也是一次实践探索与经验分享的宝贵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与研讨,不仅进一步促进京浙两地乃至全国信息科技名师的教学思想碰撞和专业成长,更为推进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落实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背景介绍: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特级教师工作室”是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市“十四五”中小学卓越教师校长研修项目重点项目,以“以建构高质量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大主题,串联、融合并引领开展聚焦“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主题的教学改进,围绕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新课标,基于“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六大逻辑主线,架构信息科技课程的课例设计和教学实施结构体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发与新课标对应的成体系示范课例,设计切实可行的信息科技实验,形成课例开发指南。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和教学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在高质量的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师职业发展。

  “浙派名师名培养工程”项目,对标浙江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要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涵养师德师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依法治校治学内容作为重要模块纳入培训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提升培训实效,致力于培养一批富有教育情怀、引领学科发展、创新教育实践的学科领军教师。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