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受平谷区教委领导邀约,体育学科创新平台团队赴平谷区教委进行调研。体育学科创新平台负责人、骨干教师和平台核心团队成员集体参与,中国学校体育编辑部主任郝俊、北京马拉松协会会长赵福明陪同参加。平谷区教委副主任魏启连、体卫艺科科长王旭、教研中心副主任张军志、体育教研员孙茂林、北京市实验学校附属中学校长孙波、副校长王金、平谷中学副校长纪孟嘉、平谷区中小学体育组长、市级骨干教师代表全程参加活动。
第一站,到达平谷中学观摩2024年常规专题项目体能健康操创编班学员王映雪老师初二年级《健美操基本步伐及动作创编》体育课。体育课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练展为教学主线,通过分组学练、小组创编和集体展示,通过体能课课练站点练习,让学生们享受健美操乐趣、掌握健美操技能、强化体能。
第二站,课程结束后转战前往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观摩学校大课间阳光乐跑活动。在了解学校落实平谷区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开展情况和赛季活动后,观看了全校12个班级集体2公里的跑步。以学校为单位评选的跑团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形成的分层分道集体跑,以音乐控制跑速的节奏跑,学校领导领跑和班主任跟跑,体现了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跑起来就好的运动能力。
第三站,体育学科团队成员及平谷区教委相关领导、校长、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一行在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会议室召开座谈研讨会。
会议第一部分由平谷区教委副主任魏启连同志主持。会上,平谷区教委副主任魏启连对北京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到了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平谷区参会人员进行了一一介绍,就平谷区冬季项目、学校体育、中考体育、全区体育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提到平谷区作为远郊区县,近年来不断开展各类各项体育活动,在马拉松、帆船、骑行、越野、冬季项目等方面方兴未艾,逐渐成为“体育休闲”的靓丽名片和圣地,学校体育方面“阳光乐跑”、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但鉴于平谷区学生体质健康统测优良率低下、肥胖学生数量多、体育课质量不高等现状,全区开展阳光•乐跑“5公里”行动,希望能够得到精准、科学、实用的诊断指导。
会议第二部分由体育学科创新平台负责人潘建芬主持。潘院长就调研背景、调研目的和调研期待做介绍后,骨干教师张庆新教授、双新工程负责人黄春秀副教授分别对平谷中学王映雪老师的教学课进行点评指导;校内1小时工程负责人韩金妍副教授、赵福明会长就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的集体跑步做了交流指导,第三方就跑步学生的运动负荷监测做了大数据分析;体质提升工程负责人韩金明副教授基于平谷区2023年四六八年级学生统测大数据结果、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做了汇报;虚拟教研工程负责人姜宇航副教授做了2024年全市体育中考现场巡考发现的问题和教学建议做了汇报;舒瑶博士基于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情况做了汇报;乡村振兴工程负责人袁立新副教授做了工程主要内容和辐射情况做了汇报;最后郝俊主任就全国中小学生集体跑步、体育教师教研等方面做了指导。
研讨环节最后,潘建芬院长充分肯定了平谷区教委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出的探索和阶段性成绩,同时就结合市级督导情况和前期指向平谷区的诊断分析报告,提出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离70%目标还有差距、“三小”问题严重、课间乐跑的科学性、有趣性和有效性不足;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不够、在体教融合方面重竞技淡全员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缺失“教学即研究”课程意识等问题。同时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给出了处方式建议:一是精准分析抓短板,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二是以乐跑为突破口加强家校师生协同育人,培育区域成果品牌;三是强化双新主题教研训,助推学校体育提质增效;四是抓好示范校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育教育教学成果;五是激活体育教师内生动力,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最后,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志勇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在“双减”和“双新”背景下,北京市中考体育改革迎来了新变化,平谷区教委和学校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这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学校体育工作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保障生命安全、让人生更有质量和价值的重要教育方式。学校体育课要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要求,首先是扭转功利化的评价观念;其次,要改变应试化的评价方式;最后,要超越短视化的应急心理。只有这样去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才能满足学生长期发展需求,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这次体育学科创新平台团队赴平谷区教委的调研,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现状、对接区域各层级领导和教师探寻急难愁盼问题、深度卷入清晰实践需求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体育学科创新平台就前期积淀的研究基础、各工程协同攻关、精准综合指导的一次大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