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问道名校蓄力提升,学思共济砥砺前行——玉树州名校长工作室项目参访名校及文化教育基地

供稿: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时间:2024-05-21

        5月15日至16日,北京教育学院玉树州名校长工作室项目赴北京市知名中小学及文化教育基地参访学习。该活动是项目组设计的学员在京研修重要课程模块之一,旨在通过参访北京府学胡同小学、通州贡院小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及徐悲鸿纪念馆,引导学员深入学习名校长的办学治校思想和实践智慧,深刻感受一代艺术大师的精神、境界与情怀,从而拓展学员的办学视野,提升学员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提高学员的学校治理水平与能力。项目全体学员及团队专家参加了系列参访活动。 
        15日上午,学员走进了具有650年历史的“庙学合一”的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在滕亚杰校长的全程导览和讲解指导下,学员们瞻仰了教育先贤孔子像,参观了校园内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建筑,走进了校史馆,观摩了石刻博物馆等5个校园博物馆,并观看了系列学校特色活动视频,充分领略了博物馆式的传统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活”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参观活动让学员们感叹不已,他们表示,府学胡同小学取得的成绩与校长的办学思想密不可分,学校坚守“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让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内心,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让教育先哲与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发扬光大。这些行动对玉树学校办学具有重要借鉴和启发。   
        15日下午,校长们走进了百年历史的通州贡院小学。在左春云校长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校史馆、跨学科课程建设长廊、鲁迅纪念馆等系列特色场馆。该校学生为大家作了全面精彩的介绍,尤其是在跨学科课程建设长廊中,各年级主题课程展示台的学生们分别邀请参访团队现场感受、体验,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这些参观内容,左春云校长为学员们做了《基于学校特色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专题报告。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16日上午,校长们走进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寻道中学教学质量提升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密码。刘晓昶校长热烈欢迎来自远方的同仁,做了《以创新铸品牌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专题报告,从理念创新、课程创新、课堂创新和校本研修方式创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的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卓著成效。随后在刘校长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以创新学习为核心的几十个多功能教育空间,如科学教育展示长廊、球幕厅、天文台、学科实验室、机器人创客教室、飞行模拟教室、图书馆等,认真了解STEM课程开设、创新发明课程理念、创新创业课程等,深切感受到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学员们通过现场学习,收获满满,喜不自胜。      
       
        16日下午,全体学员赴徐悲鸿纪念馆参访学习,工作人员专业的讲解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徐悲鸿艺术大师的生平、教学、社会活动及艺术成就。大家久久驻足在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前,感受他坚持不懈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对自然、国家、人类的深深爱意。在欣赏《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泰戈尔像》《奔马》《睡孩》等作品时,学员们也透过大师精湛的画技感悟着他的艺术理念、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爱国情怀。在场学员表示,通过参观更深刻地理解了激发学生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重视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价值。
        两天的参访活动,学员们感受了千年古都的悠久历史、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现代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名校长的励精图治,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学员们纷纷表示,参访活动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深化了对历史、文化、科技及艺术与教育间的关系的理解,今后要将参访中的学习收获积极运用到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玉树的学校建设中,努力促进玉树教育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