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4-04-07
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鼓励专任教师及时完成科研任务,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于4月1日举办本年度第一期学术沙龙暨2024年在研院级课题中期交流。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姚建欣,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顿继安作为点评专家,全体教职工参与。数科学院副院长刘春艳主持。
活动首先由九位在研课题负责人就目前课题进展情况、已取得成果、存在问题及后续安排,依次做交流分享。
冯启磊老师根据课题目标,建构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制定了观察量表,完成了相应的论文和书稿,后续还需要在基于模型的数据上下功夫,扩大数据样本,充实研究结论;白永潇老师在目前的研究中首先界定了“高阶思维”“单元作业”“作业设计”等概念,并在几个概念的引导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积累了相关案例。后续仍需要收集案例进行分析,巩固现有结论;曹辰老师的课题立足项目学习课程的实施面临的困境,创造性地提出了“成果先行”的项目学习开发路径,制定了数学项目学习的开发路径,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完成了案例的撰写,后续需要加快论文的出版;陈鹏举老师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完成了一篇论文和一本专著的撰写。但在从大量案例和转化成果中提炼出理论方面还需要加强;贾小宇老师的课题目前已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相应任务,完成了开发案例和论文撰写。后续将在成果提炼方面加强力度,尽快完成案例分析报告、论文投稿工作等;刘月艳老师界定了课题的相关概念,并展示了“游戏化”教学设计模板、学员成果等;张莉娜老师的科研团队通过梳理文献,界定了作业设计的内涵元素,开发出了学科评价框架指标工具,随即开展了行动研究,设计并论证工具,同时注重分析案例;曾早早老师目前已完成跨学科教学能力框架的建构,制定了能力指标体系,并开展了基于2-3名教师的个案研究,后续在资料整理、成果提炼方面继续深入。康琪老师目前建构了教材分析框架,在框架之下确立了研究内容并进行了实践探索。针对成果产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团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点评与指导环节,两位专家分别点评了各位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现状并给出了建议。姚建欣副教授认为,各个课题关注教育政策,关注真问题,立足教师培训,不仅做了详实的文献综述,还构建了理论框架。同时他指出,各位负责人的理论框架仍需要充足的检验,根据课题时间节点抓紧时间进行成果提炼,还要在结论证据支撑方面多多注意。顿继安教授认为,本次的交流活动非常及时,是一次学以致用、以他人为鉴的机会,各位负责人要时刻告诫自己,问题的提出是否真的落到实践?收集到的调研和实证结果是否充足?成果提炼是否做到了深挖和下沉?期待各位负责人能够在充分思考之后按时结题。
刘春艳副院长总结到,本年度数科学院的课题研究参与程度依旧保持高位,体现了各位专任教师的科研热情。九位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是以前开展研究的继续深入,能够结合当下教育政策,关注热点和难点。他们的课题目标明确,过程扎实。逢春日暖阳,期待大家继续鼓足干劲,拓展科研视角,做到“以终为始”,高质高效地申报并如期完成课题结题。
(陈熹 撰稿 / 张军 摄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