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4-01-03
2023年12月26日下午,“2023‘唱响未来’英语歌曲创作及演唱比赛”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式语言学习成果发布活动在北京学校成功举办。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一至十一年级的学生参与英语歌曲创作项目,在比赛中展示了他们结合单元主题学习合作创作的歌词,并发布了项目式语言学习成果。
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通州校区承办,高一年级部分师生现场观赛,两所学校师生和部分家长线上观赛。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负责人徐国辉副教授、指导教师郄利芹副教授、项目助理李小川老师,北京学校执行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徐良云,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程岚副校长、臧春梅副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赵晓静副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校办主任邓丕来,北京学校课程科研中心副主任宋茂萃,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英语教研组组长王娇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EC)学术主任Nick Cowsill,英语教师Luna Nho和经济学教师Dominic Winston Kaku等专家、领导、中外教师担任比赛评委。
北京学校徐良云校长致辞并宣布比赛开幕。在致辞中,徐校长祝贺同学们在语言学习项目中取得丰硕成果,鼓励同学们进一步在乐中学,在创中用,在唱中思,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成为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坚强意志,会求知审辨、会沟通合作、会开拓创新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建设者。
比赛由四(7)班的王星澜、六(5)班的张云迪、1+3项目初三(1)班的赵泽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一的陈怡文同学主持,共分为“美好生活”“远大理想”“关爱世界”“唱响未来”四个篇章。同学们借由歌曲,唱出自己的心声。小学学段的同学们学习了生活相关场景的英文表达后,用歌曲唱出自己开心的一天;小学中高段和高二的同学们通过歌曲,唱出了自己追梦的态度;初中和高中的同学们唱出了对世界的关爱。所有参赛班级演唱结束后,三(10)班的陈秋衡同学演唱英文歌曲Sunshine,渲染了轻松欢乐的现场氛围。
经过评委打分,在本次英语歌曲创作及演唱比赛中,获得“2023好声音”的班级为初二、1+3项目、高一选送班级,获得“2023好歌手”的班级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选送班级,获得“最具有感染力的歌曲”的班级为四年级、高二、1+3项目选送班级,获得“最具创意的歌曲”的班级为一年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一年级、初一年级选送班级。
2023年11月-12月,在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式语言学习”培训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的英语教师将学生最喜欢的唱歌学英语活动设计成语言学习项目,一到十一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各年级各班结合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和单元语言知识的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创编歌词、演唱歌曲。经过班级排演、年级初赛选拔,全校共有12个班级晋级本次决赛,所以本次比赛活动同时也是以英文歌曲创编作为项目产品的项目式语言学习成果发布。
项目成果发布后,项目负责人徐国辉副教授、指导教师郄利芹副教授和项目助理李小川老师对学生们的表演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高度赞扬学生的歌词创编和歌曲演唱有趣、有料、有价值,肯定本次项目囊括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学习三大支柱,能够让学生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下有深度、有态度地学习,在比赛中将平时所学尽兴展示,在项目中进行团队合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专家们认为,本次活动“新”在学创结合,不仅学唱英语歌,还根据学习主题、自身生活等方面创编歌词;“新”在学科融合,有英语学科与音乐、形体、美术等学科的融合互动;“新”在学科育人,歌曲唱出同学们对关爱自己、关爱家人、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理解。专家们期待学校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同学们继续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北京学校程岚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了北京教育学院项目组全体指导教师对英语教研组老师们的专业引领,代表全体英语教师分享了参与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半年以来的成长和收获。希望学生们在项目式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从“学会学习”到“爱上学习”,成长为终身学习者,同时还能“爱生活、爱祖国、爱世界、爱未来”,并期许同学们继续将爱传递下去。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