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3-11-24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教师涵养项目”是在教育强国的新形势下,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强师计划”,建设首都高质量教育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行动之一,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项重点任务。为了加强与教育发展前沿地区的沟通交流、深度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切实体验科技新场景,开阔思路、提升思维,11月19日-22日,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副院长汤丰林,带领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教师涵养项目”赴上海开展异地培训。
本次培训在学院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采取跨界参访、专题讲座和主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增长才干,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以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在参访环节,学员们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瞻仰革命遗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汲取前进力量;赴商汤科技现场体验元宇宙、机器人、大语言模型、人机对话、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体验人工智能教研体系。通过参访学习,学员们既领悟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上做好表率的责任和使命,又对当前教育科技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跨界研究和实践激发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在讲座环节,学员们认真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思想凝练方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办学模式、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的集团办学理念、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等专题报告。授课交流的领导和老师们不仅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对教育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了深度解读,而且针对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视角,为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教师涵养项目提供了有益参考。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专注倾听,认真记录,积极互动。
为巩固提升培训成效,项目组还组织学员们围绕项目的涵养目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通过现场教学,我们更加具象地感受到科技创新给教育教研带来的发展活力”,“在上海的学习,让我打开了思维,但也看到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具有直面矛盾的勇气、化解矛盾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品格,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勇于尝试。”学员们在讨论中将本次在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深入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进一步提升了对当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认识。
副院长、涵养项目总负责人汤丰林教授在与学员交流时强调,卓越教师的思想凝炼要注重逻辑的贯穿,可沿着经验、概念、结构、意义、评价五个关键词来思考,结合岗位实际深学细悟,力争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党委书记肖韵竹在培训总结时指出,本次异地培训围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成共识、实现共赢。全体学员要结合本次学习的领悟和收获,把学习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行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效的方法、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异地培训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学习之行,是一次对标先进、问道取经、头脑风暴的收获之行,更是一次解放思想、启迪思路、激发热情的探索之行。下一步,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教师涵养项目将继续发掘和利用北京教育学院及国家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通过交流互学深化和落实培训活动,努力培养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具有首都气质的“大先生”。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