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跨”出大视野,“跨”出新主张 —— 小学数学组织“京湘”教师开展交流活动

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23-11-22

  为促进京湘两地小学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和开展专业交流,促进教师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2023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中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小学数学工作室、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小学数学昌平班三个项目团队与教育部“双名计划”李秋菊名师工作室团队齐聚北京市教育学院文兴街校区,开展了“2023年“京湘”交流——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研讨活动。

 

  活动以“教学评一体化”、“游戏化学习”、“作业设计”为研讨主题,从一线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出发,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活动采取了“世界咖啡”的讨论方式。

  首先,白永潇博士以“我的五样”的破冰课程引导学员主动合作、积极表达个人的观点,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聚焦问题,形成成果。学员们自主选择主题、分组围座,每个小组根据喜好布置本组咖啡吧,确定桌长。组织者通过“问卷星”收集了参与教师的困惑与问题,提供给各组教师。各组首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选择和排序,聚焦本组的研究问题;组内通过查阅资料、头脑风暴、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并以海报的方式呈现研讨成果;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访,每位桌长为来访者介绍本组成果、解答疑问和记录建议。互访结束各小组根据其他互访者的建议修改完善成果。

  交流碰撞,共创评价准则。每组成员先提出本组评价标准,然后交流分享,在刘晓婷博士的概括、分析和梳理下,最终形成了问题提出、解决过程、结果呈现、和汇报交流四个维度以及每个维度的主要表现、评价要点。

  汇报展示,分享观点。五个小组分别以“如何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基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游戏化课程如何设计”、“游戏化学习中如何挖掘教材资源”、“课堂中应怎样将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样态是怎样的”进行了交流分享。王长沛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了点评。他建议大家要多反思、多质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强调了教师“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每个教师努力成为有“大视野、敢主张、有作品、善交流”的教学名师。

  随后,全体成员运用每人手中的2票进行投票评价,根据得票总数,评选出获奖作品。

  本次研讨将来自北京和湖南的不同项目和团队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如何落地,尝试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研讨,加深了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形成了关于三个主题的阶段性成果。后期将持续开展“京湘交流”,形成更加具体的成果,推动京湘小学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研讨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的白永潇老师、刘晓婷老师、刘月艳老师,以及湖南省“双名教师”李秋菊老师共同主持,特邀王长沛教授作为嘉宾进行指导,30余名北京市和湖南省的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交流。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