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2-11-03
依据《北京教育学院卓越教师工作室申报及管理办法》(京教院发〔2016〕2号)要求,2020级卓越教师工作室已完成为期两年的研究工作。为从多个层面展示卓越教师工作室学术成果,体现卓越教师工作室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高端培训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2022年10月28-29日两天,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秉持集约化、整体化设计思路,结合五个工作室的不同主题特色,召开了2020级卓越教师工作室学术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学科大概念统领高中历史主题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工作室
“中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工作室
根据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的整体安排,活动分为四个会场,结合线上、线下,利用创先泰克平台展示。活动由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总体主持,各工作室入室成员及其团队成员、特邀专家、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各工作室辐射的各区学科教师等参加了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教育研究”工作室
“汉字学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化研究”工作室
“大概念统摄下小学语文单元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工作室
10月28日上午,邸磊院长首先对本次活动做了整体介绍,他向与会全体人员清晰阐释了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基本定位、基本概况、研究主题、研究任务、研究经验以及验收要求等。接下来,在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南楼503教室,第一会场“学科大概念统领高中历史主题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工作室在历史系方美玲副教授的主持下召开,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做总体报告、各工作室成员做现场课、说课、主题单元研究汇报、专家点评等环节。10月28日下午,第二会场“中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工作室做展示交流,主要包括入室教师研究报告宣讲、工作室负责人方麟副教授介绍工作室总体研究成果等。10月29日全天,第三会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教育研究”工作室由工作室负责人王漫副教授主持,在其介绍工作室概况及研究思路后,活动分为四个主题展开,分别为:理论学习及转化、专题读书及应用、思维教学课例研究、调查研究报告,最后由专家对全天的活动做点评。第四会场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吕俐敏副教授所主持的“汉字学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化研究”工作室和陈晓波副教授所主持的“大概念统摄下小学语文单元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工作室,主要包括工作室负责人汇报与总结、青年教师研究课展示、核心成员说课、评课、汇报研究成果、线上嘉宾互动、专家点评等环节。
两天活动的最后,邸磊院长做了总结发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北京教育学院卓越教师工作室的设立立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五个工作室历时两年,都圆满完成了研究目标。两年来,工作室团队成员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围绕各自的研究问题取得了预期成果,既有理论上的提升,也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核心成员和团队成员都得到了个人的业务提升,带动了整体团队的专业发展。他向大家表示祝贺,也感谢各位专家对工作室的付出及成果的肯定,并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感谢创先泰克平台的大力支持。各工作室团队为这次展示交流活动都做了精心准备,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项目有期,学海无涯,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希望各位老师不断探索,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独行快,众行远,希望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工作室研究结束后能够以新的方式结成共同体,相互支持、帮助,携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共同面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