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新时代 新青年 新教师 新起点 ——2021级音体美新任教师培训项目顺利结业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2-07-06

  6月30日上午,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在线举办主题为“新时代、新青年、新教师、新起点”2021级音体美新任教师结业典礼。北京教育学院卢晖副书记、北京教育学院汤丰林副院长、北京教育学院教务处张金秀处长、王丁老师、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办张丽芳主任、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师训办王振江主任、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师训办于晓龙主任、延庆区教育科学中心师训办胡红宇主任、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办王宁主任以及五个区各学科的教研员们,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各新教师项目首席培训师、培训学员等共同参加了结业活动。结业典礼由来自延庆区第四小学体育新老师袁嘉林、顺义区黄城根小学顺义分校音乐新老师薛萌主持,在线参会人数近300人。

  第一环节:领导致辞

  首先,卢晖书记对圆满完成学业的学员们送上诚挚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向各区师训部门和学员所在校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卢书记肯定了启航项目在北京教育学院更好地服务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和提高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向新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增强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学无止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不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还要注重教育研究;三要笃定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并要求青年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的根本问题,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行稳致远,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先生。

  第二环节:项目掠影+项目负责人寄语
       结业典礼的第一个环节,播放由各项目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以及9个项目负责人对于新教师们深情的寄语组成的视频,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培训过程,重温了培训时光,感受了一年的收获与成长,领会了培训负责人对于新教师的期待和希冀。
 

  第三环节:培训班结业成果微展示

  结业典礼第二环节,是来自五个区音体美幼的新教师们以多种方式在线展现一年来的培训成果。通过不同形式的结业展示,看到了老师们一年来的努力与成长,为大家的表现鼓掌点赞。

  音乐1班昌平区回龙观小学的金游子老师与大家分享《小青蛙,你唱吧》课堂实录的分析与反思。音乐2班大兴区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李洁琼老师将与大家分享基于聆听到表现的《小雨沙沙沙》课堂实录分析与思考,透过教学环节的解析,呈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时效。

  体育1班新老师们录制的《羽化成蝶》,展示的居家健身操、tabata体能练习的组合训练,即使居家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让居家时光变得更加有意义。体育2班的新老师们也做了《展技能,秀风采》的精彩展示。体育3班的新老师们带来了《停学不停训》,面对疫情我们灵活转变教学形式,他们分为小学、中学组对这一年的培训进行了总结。

  昌平延庆区美术老师的《我们来汇报》,延庆、昌平两区的美术老师们在这一年培训里有成绩、有妙招、有问题、有解决,收获满满。大兴顺义怀柔的美术老师做《与时俱进,昔时奋进》的结业展示。

  延庆区学前新教师关于“基于儿童视角主题背景下的游戏化音乐活动实践案例分享”,他们根据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整理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以运用于教学实践。大兴区昌平区的学前新教师给大家带来诗朗诵《初心》,人民教师的初心就是充满信仰,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

  第四环节:新教师学员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快闪发言

  来自五个区、9个音体美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新教师班代表们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学习、价值观、创新、担当、奋斗”的主题寄语,敦促每一位青年教师要牢记、要承诺、要践行,要勤学习肯吃苦,要修身立德、要有理想担当,要把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无愧于时代使命的教育先锋。

  第五环节:领导总结讲话

  结业典礼最后,汤丰林副院长做了总结讲话。汤院长充分肯定了此次结业活动的意义,特别是展示环节体现了创意好、参与强的特点,对9个培训班的结业展示一一做了细致、深入、独特的点评。并对新教师提出三个期待:第一,学会宽容、学会坚持、学会思考;第二,身为一名教师要滋养品德、滋养爱心、滋养情怀、滋养境界;第三,要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同时,还希望大家做到“五个保持”,即:保持一份纯真、保持一份活力、保持梦想、保持一份务实,保持一份成长。

  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努力,学员们告别了初为人师的懵懂,告别初入职场的迷茫,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成绩,已成长为羽翼丰满的青年教师。体艺学院的教师们将用最大的努力不断给予学员再次扬帆启航的勇气和力量,与广大学员共同勉励,用全情投入的教育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向着美好的教师生涯继续前进。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