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6日,初等教育学院将开展为期三天的2020年启航计划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新任教师暑期线上集中培训。在三天的课程设置中,第一天为通识课,围绕“在班主任工作中体验职业幸福”、“小学生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动机”两个专题开展。25日、26日两天开设“学科教学入门课程”,涉及如何读懂教材、如何备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共三个专题。通过课前调研、学习任务前置等措施,既有基于需求的专题讲座,又有巩固练习,帮助学员把所学方法和策略及时巩固强化,确保线上培训的质量。
8月24日上午,初等教育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新任教师培训开班典礼。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劲松,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徐秋生,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刘加霞,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闫洁出席会议。各班首席培训师、区县班主任以及290名学员,约300人共同在线开班。会议由刘加霞院长主持。
开班典礼上,何劲松院长首先祝贺学员们顺利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接着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与学员进行交流,为他们的教师工作和职业生涯提出要求。何院长指出,这一年来,大家的学习、生活、就业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历这样的时刻、这样的转变,在这个不平凡的时代背景下,新教师应牢记自己是首都的一名人民教师,讲政治是为人师的首要标准,同时在思想上、言行上都要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自我加压。区县的领导对大家寄予厚望,区县的教育需要各位年轻的力量来添彩增光。他还叮咛学员们,走上教师的岗位,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大家既要学艺,更要修德;既要做事,又要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和关键在于每个老师的个人发展意愿。学习的愿望、进步的动力与精力的投入影响着大家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教师。最好,他祝愿每位新教师站在职业的新起点上都能获得新的成长。
徐秋生副主任在讲话中谈到,启航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市区校三级联动这一重要保障。培训工作的有效推动与实施,需要区级层面的落实,区县将同教院一道为新年度新任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之后,徐主任代表参与培训的四个区对与会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正确认识教师角色。从高校学生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教师,角色上的转变要求大家应热爱教师职业,练就必备素养。本次培训可以帮助新教师们获得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升应有的专业能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二是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新教师既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认清不足。本次培训针对新教师们普遍存在的短板加以改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奠定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能够学有所获。新教师要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向指导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要勇于把学到的理论、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去,边学习边应用边提高。
最后,刘加霞院长针对“在线易、在学难”的问题,从ARCS学习动机理论入手,精炼分析了混合式学习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提出“学会当教师”是教育人终身的追求与责任。她寄语新教师们,要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为自己设定好小目标,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为教师职业生涯打上健康、快乐的底色。
简短的开班典礼后,是通识课程的学习。针对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入职后就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我们特别聘请了一线的优秀班主任来分享工作经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王秀梅老师、石油大学附属小学贺欣老师分别以《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小主任的大学问》为题做了经验分享。两位老师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针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结合与学生、家长、同事交往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两位老师从教室的布置、学生座位的安排、家长会的组织方法等小处入手,向学员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她们的发言虽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每一句话背后都有着多年经验的支撑。听了这样解渴的分享,新教师们纷纷在留言区反馈“受益匪浅”。
24日下午,我院小学课程研究中心的李一茗老师以《人为什么要学习》为题,开展通识课《学习心理(一)》的线上教学。她围绕“人为什么学习”这个核心问题,运用概念讲、自主思考、问题测试等多种方式,与学员开展线上互动,引导学员认识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初等教育学院为此次暑期集中线上培训做了充分周密的准备。二院领导班子带领培训团队研究培训方案、制定保障措施,各专业负责人牵头研讨制定具体培训内容,任课教师在调研学情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以满足本届学员的多方面需求。上课前,各班首席通过微信群发布学习资料与前置任务,授课中则安排助教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晚上还安排自习并配有专业教师在线实时答疑,以此保证新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三天的培训,学员在“老”教师的谆谆教导下,探究自己做为一名教师的初心,在优秀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做好教师的方法与策略。他们将带着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获得的经验、生成的想法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王蔚 供稿/张艾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