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京沪两地初中英语名师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广大中学英语教师英语读写教学能力,北京教育学院外语学院院长张金秀教授领衔的卓越教师工作室与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朱萍老师名师工作室将分别选派名师代表交流团队读写教学最新实践研究成果,特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分别于2020年4月28日和5月5日上午开展了题为“京沪名师工作室“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主题交流会”的上海与北京两场主题交流。全程参与这两场主题交流会的人员除张金秀教授领衔的卓越工作室全体成员、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特级教师朱萍领衔的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世外中学基地和徐汇区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华师大郭宝仙教授,以及京沪各项目校教师及部分成都高新区初中英语教师,每次共计约300人参与了本次论坛。会议分别由北京教育学院外语卓越工作室负责人张金秀教授以及业务助理徐国辉副教授主持。
这两场主题交流均包三大部分,即主持人首先简要介绍主题交流会的背景、议程及参与注意事项,然后京沪名师分别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在北京专场,首先张金秀教授围绕“读写素养框架下的英语教学改进”,介绍了其负责的卓越工作室的研究背景,读写教学的改进理念、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特别阐述了产品导向整体设计读写结合表达任务、拓展写作目的及丰富读写活动、给学生提供过程性结构视图工具 graphic organizers、运用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等读写改进策略,最后将寄语英语教师:享受生活,丰盈内心;热爱读写,回归读写作者视角感受文本;.做自己相信的教育;贴着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然后工作室成员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副校长 英语特级教师程岚老师以“基于交际写作观的英语创新写作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围绕交际写作观的理论基础、.研究问题的确定,特别分享了从阅读圈到写作圈到整本书的缩写与创作的创新实践。工作室成员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蔡琼老师基于具体课例从现实需求、理念基础、书籍及学情解读、教学目标、读写活动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非虚构类整本书读写设计与实施。随后,北京二中英语教研组长北京市级骨干教师向瑞芳老师以“原版英语书阅读活动设计”为题围绕高中英语原文阅读的困难及对策、实施方案,结合7个具体的读写活动案例:.导读册、阅读笔记、阅读报告与书评、.书影同行、阅读可视化、读写评价等、学生问答,分享了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
在上海英语名师专题交流专场,共计5位名师发言,首先是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朱萍老师介绍了其团队读写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朱老师先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挑战和面临的关键问题,再阐释了成果写作教学和过程写作教学的区别,并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随后世界外国语中学的杨嘉华老师题为《“以写促读”提升学生理解力与思维力》的微讲座。他以人教版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上课文 “Resolutions”一课为例,向与会老师逐一说明了达成课时教学目标的读写活动设计。与“以写促读”相对应的是“以读促写”。上海市梅园中学的邢蕊老师带来的微讲座《基于过程体裁法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模式探索》以她的一节牛津教材八年级下课文“France is Calling”为例,围绕“合理设定单元读写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教材文本做好写作过程指导”、“通过多元评价途径进行写后修改”三个板块,向与会老师展现了利用教材阅读文本进行结构、内容仿写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读者意识培养的途径和信息筛选梳理的方法。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张萌老师的微讲座《初中英语过程写作同伴反馈的有效实施》,介绍了实施同伴反馈的原因及三个步骤:统一评价标准和策略、利用checklist反馈和汇报、汇总同伴意见进行自我修正与反思以实现能力的迁移和提高。最后,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丁永花老师以《如何引领郊区教师实践过程写作》为题,介绍了聚焦主题的教师教学发展。从组建实践团队、到组织专题培训,再到开展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郊区教师在行动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团队合作共研带来了奉贤英语骨干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
在基于3-2-1出门条的互动问答环节中,参会者在腾讯会议群分享三点印象最深的收获、两个可以迁移应用的做法以及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参会者积极参与互动,分别围绕“过程性写作的操作步骤”、“同伴互评的差异化”以及“写作评价标准”、“阅读圈到写作圈的具体操作”、“何为思维框架?”、“整本书的听说读写一体化”、“ non-fiction整本书对中考的意义”以及“如何兼顾整本书的文学性与语言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研讨。最后张金秀教授充分肯定了上海团队的做法,认为体现出了四个转化:从理解力向表达力的转化、从问题到产品(项目式学习)、结果向过程的转化、教向学的转化。朱萍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感悟:即广大教师需要基于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开展的研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激发兴趣,为学生终身发展。世界就是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教师要有大格局,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全人发展。教师要爱阅读。教师要勤反思。教师要乐分享,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研究。
此次主题交流活动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均认为此次交流内容前沿且实践及可操作性非常强,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成都的一位老师提到:“信息量好大,收获满满。张金秀教授团队做的整体阅读写作结合研究,非常成体系了。从教学内容也就是阅读书目的选择依据,到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具体书目读写结合途径研究,再到读写评价体系的建立,整个体系做得非常扎实。他们也是走教学实践路线,目前分小、初、高整体读写研究已经成体系了,众向横向的都做得好精细;不同体裁类的阅读读写结合模式也做得很细,分课时,分目标,环环相扣”,另外来自北京的一位老师提到:“非常感谢北京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组织并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 感觉今天朱萍老师团队的研究思路很清晰,问题—理论(交际、支架、体裁)—实践—,问题研究的很透彻,教学指导有全局观,每个步骤都很扎实,评价指导特别清楚,最喜欢指导学生学会自评的微课(内容—结构—语言)学生习得效果好。真是一顿营养大餐”。
摄影/撰稿 徐国辉 顾佳
审稿:张金秀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