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搭建空中联合教研平台 分享空中课堂建设智慧

供稿: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0-04-08

疫情防控暖回春,空中教研进行时。202043日,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创新性开展“停课不停研”,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搭建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空中联合教研平台。

空中联合教研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郭君红老师主持,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团队在Zoom直播间分享了居家学习的空中课堂课程构建与实施。市级项目“2019信息技术特级教师工作室”、“2017通州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2019启航计划信息技术新教师培训”、各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八十多人同在空中进行在线教学研讨。

久违的东风拂来久别的暖意,亦送来途好风光。各区信息技术教师相约空中,开展教研,线上互动,精彩纷呈。他们用踏实肯干的另一种坚守,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他们用坚韧执着的教育情怀,发展自己的专业成长……

担责任 凝心聚力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金文老师首先分享了《停课不停学 信息技术助力学习生活》,2月初接到区教委开展信息技术空中课堂的建设任务后,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团队勇担责任,凝心聚力,设计并制作出面向全区3-6年级的信息技术专题课程。不讲新课却让孩子们玩出新意,金老师分享了课程构建的整体思路及实践经验。

展专题 精彩纷呈 

信息技术如何帮助同学们居家生活?来自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们通过说课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系列专题。第一阶段的课程注重特殊时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身边的问题。任辉老师的《网络信息的获取与甄选》突出信息意识与信息责任;田爽老师的《网上学习与生活》落实数字化学习与信息意识;郝石佩老师的《生活中的二维码》让同学们通过有趣的扫描二维码寻宝活动感受信息技术;宋世红老师的《分享我的健康生活》让同学们明确健康生活概念,制作多媒体作品。

第二阶段的课程突出活动性,注重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素质,让学生玩转“宅”生活。李炯老师的《我的图片秀场》教学生拼图、制作动图,特别分享了如何分层设计与实施;李春雨老师的《我的视频日志》强调通过数字化学习讲好自己的故事;彭玉兵老师的《定格动画初体验》的备课思路就是学生的创意思路;赵宇老师的《我用动画讲故事》让有意义的事情变的更有意思。

赏作品 百花齐放

居家学习,最困扰家长的问题之一应该就是如何避免过渡不恰当的使用手机。有效开发空中课堂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生用技术解决学习生活的问题,体现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手机的工具性,这也是此次教研探讨的问题之一。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团队的老师们在展示各自专题时,各抒己见、各展妙招。学生们百花齐放的二维码、拼图、动图、视频、定格动画无不让让老师们感怀:老师精心设计,学生必精彩呈现。

寄希望 心向阳光

教研活动的最后,海淀区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沈耘老师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室王振强主任分别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专家们肯定了这支教师素质高和教研机制成熟的团队,他们凝心聚力的精神值得其他区老师学习借鉴。同时肯定了课程开发的意义,它不仅解决当前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更体现了学科核心价值。目前各区的教学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工作也会随疫情变化而变化。相信未来信息化学习的方式会快速发展变化,教师们需深一步思考:特殊时期的特殊工作如何推动今后长久的工作?

创新的空中联合教研,接地气的专题研讨促进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骨干为模范。达到了思想共融,智慧共生,资源共享。近3个小时的空中教研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分享的喜悦,记录下特殊时期的我们仍然坚守岗位蓬勃向上的教育热情,坚守教科研初心,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成功。

                                (信科学院 信息技术教研室 供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