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18日上午,由初等教育学院小学课程研究中心崔英梅博士主持的第二期“小学MPBL课程设计高研班”举行结业展示暨结业仪式。来自海淀、西城、丰台的23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完成各项研修任务并成功发布5项合作完成的MPBL课程设计方案,顺利结业。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加霞教授、北京教科院特级教师郭立军老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孙建老师、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昕老师参加活动,并评审学员发布的5项MPBL课程方案。本次活动由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室彭纲博士主持。
五个MPBL课程设计团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课程方案,评审专家对课程方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本次专题研修班在第一期的基础之上,经过立项阶段的精心设计,引入国际化培训课程,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完整落实课程计划,并最终形成《地铁疏导规划师》、《数学游戏设计师》、《制作校园模型》、《个性营养餐计划》、《设计制作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等5项MPBL课程方案。参训教师通过合作完成一份课程设计方案,实现从教学设计思维到课程设计思维的转变,并初步建立起北京市MPBL实践团队,实现了预定研修目标。
接着,项目负责人崔英梅做全面总结,并主持结业仪式。与会学员、专家共同观看了各组自制的结业小视频,之后崔老师结合学员在研修期间的具体表现,总结了项目取得的5点教学成效和6个培训特色。
教学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项目团队进一步澄清了MPBL概念、理论基础,开发了相关的课程设计工具。第二、指导学员设计了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MPBL课程方案,涵盖了数学4大学习领域,实现了从教学设计思维改变为课程设计思维。第三、先后实施了其中3个MPBL课程方案,关注学生的项目表现,有效地监控、管理学生MPBL学习过程,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变革的魄力。第四、激发了学校变革的意愿,引领学校变革方向,促进教师站在课程领导路上。第五、学员高满意度,为建立北京市小学MPBL实践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突出的成效,离不开项目组的精心设计、研修共同体的通力协作、学院相关部门的服务保障。项目主要表现有以下6个特色:第一、基于学员需求调研组建团队,尊重学员合理意愿,调整课程方案。第二、研制任务导向的学员手册,为有效实现培训目标提供路径。第三、以工作坊模式,让学员教师在项目过程中经历MPBL学习过程。第四、团队项目成果导向,学员教师高度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第五、引进境外课程,邀请PBL领导者Thom Markham教授对话PBL。第六、组建市区联合指导教师团队,为MPBL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持。
在简短的结业仪式之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加霞教授做讲话。她指出,老师们克服了多重困难参与研修,把有意义的事做得很有意思。大家设计开发的课程体现了数学之美、之趣、之用,以及育人之真、之实,教师成长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乃至课改实践的引领者。如果要破解一线教研之路的困境,就要从理论澄清和实践反思两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提炼研修成果,真正实现研训一体化。
撰稿/摄影 彭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