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项目(DSP)自2011年启动,以“不出国门留学”的方式选派骨干教师赴优质国际学校开展四周“影子学习”。此项目旨在拓展教师国际视野,了解教改动态和前沿理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深综改,协同优质学校和乡村普通学校均衡发展。
本年度为了强化国际教育借鉴的科学性及国际学校“影子研修”的辐射性,在学员进驻国际学校两周时开展了中期研修汇报。五所国际学校的中期汇报在10月22日-11月1日期间完成,研修汇报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下三点:第一,督导学员在多元文化研修现场保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的研究立场;第二,指导学员在“影子研修”过程中厘清我国实践改进需求;第三,打开封闭的国际学校研修场域,邀请本院其他项目学员参与到国际教育借鉴研讨中,提升研修服务实践问题的成果转化效能。五所国际学校认真梳理了国际学校研修收获和困惑,从国际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与管理体制、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课例向项目组和校长学员做了汇报。各位校长认为这种深度了解国际教育比走马观花观摩效果好得多,因为学员的“影子研修”针对观摩能“看到”但“看不透”的国家教育现象做了深度解读。房山和大兴的几位校长在交流过程中表达了对国际教育的新认识,原以为“高大上”距离自己很遥远的国际课程实施,其实就是我们国家课程方案倡导的方向和方式,就是我们正在努力落实的教与学方式。
驻京各校负责人对项目的持续推进充满信心和热情。加拿大国际学校校长、哈罗英国学校校长、顺义国际学校校长是DSP项目肇始时的合作伙伴,对项目的持续推进及不断改进充满期待;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和耀中国际学校的两位新校长接手DSP项目后非常认真负责,在了解项目设计后潜心陪伴学员研修,为“影子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总之,通过中期汇报交流,项目组与五所国际学校关于国家课程和国际课程的融合开展了专业探讨,国际学校欢迎北京教育学院为国际学校的课程融合做专业扶持;各国际学校负责人高度认可北京教育学院在基础教育培训方面的专业水准,期待构建协同研修平台,加强国际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多维度交流和融合。
(撰稿/王晓玲;摄影/王晓玲和项目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