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 时间:2019-10-21
2019年10月16日,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班和《基于当地资源的劳动教育研究》协同创新项目,共同在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举行开班典礼。来自平谷区19所中学的33名劳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参加典礼及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国务院指导意见的指导下,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自2018年以来积极进行研讨和筹备,多次召开劳动教育研讨会,由职业技术教育系承担并申报劳动教育专题培训,协同创新项目也以劳动教育为主题而设计。项目组教师多次进入平谷区学校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种植资源特点,了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掌握教师迫切要求提高教科研水平的需求,逐步调整并形成培训方案,最终促使培训项目如期进行。
在开班典礼上,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教师教育部主任刘立辛强调,平谷区教师应该踏实学习,不仅强化劳动教育观念,还应使学生有充实的人生观。
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楠,介绍了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的主要业务,强调成立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的重要性,肯定“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合作模式。
专题培训项目负责人吕亚非重点解读培训项目的背景、重要性,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习方式和结业成果的考核方式。协同创新项目负责人孟妍红,介绍协同创新项目内容,协同创新项目校与专题培训的合作关系。明确协同校也是专题培训项目的参观实践基地。
开班第一讲主讲人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孟献军。他阐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情况。对我国劳动教育政策进行梳理,结合国情和历史发展的各阶段,辨析劳动技术、综合实践、通用技术、信息技术、STEM等各门课程的关联与差别。讲座从始至中贯穿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频频的发问,不断引发教师们深入思考。
加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者的使命!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