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下午,外语学院开展了2017级卓越教师评审验收活动。本次活动由外语学院院长张金秀教授主持,2017级卓越教师工作室团队全体成员参会。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副院长、教务处王钦忠处长列席会议。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副主编赵东亮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赵连杰博士、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英语学科主任、特级教师蒋京丽老师、北京二中教研组长向瑞芳老师作为校外专家参加了总结评审活动。
王钦忠处长首先就学院对卓越工作室的验收要求进行了简短说明。钟祖荣副院长对卓越工作室的整体设计及其研究性项目的定位进行了解析。他指出卓越教师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过程中进行探索、攻关和研究,使成果体现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给学生带来实际效果,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带动、推广和辐射作用,影响更多教师。
工作室负责人李宝荣教授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工作室的研究进行汇报,从工作室研究的整体设计、实施策略、研究成效和经验反思四个方面,对为期两年的工作室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工作室合作研究成员代表——北师大良乡附中英语教研组长、特级教师闻超老师;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学主任、特级教师庞淼老师和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英语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关媛老师分别进行了子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发言。三位教师均表示,在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书籍的阅读、聚焦主题的研讨、主题课例多轮实践、专家论证等多种学习和研究方式,逐渐明晰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主题教学研究能力提升,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带动了自己团队其他教师实现多维度专业提升。卓越工作室研究团队在共做共研的氛围中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成长;做中思,做中突破。
外请专家对工作室主题研究的价值和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工作室的研究开展得很扎实、深入,围绕单元教学主题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成果丰硕,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同时,各位专家对工作室后续主题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和素养发展数据的提炼,使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更高端的呈现;对教学案例要进一步提炼,形成易于一线教师理解和接受的对课标理念的具体化解读;聚焦不同学校教师单元教学中的真问题分层提炼研究成果等。
钟祖荣副院长认为工作室的研究卓有成效。同时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成果提炼要增强理性。对于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主题意义探究要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即主题意义中有哪些主题?蕴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另外不仅要有概念,还要具体化。其次,成果中案例的提炼要类型化,即进行分类。要给案例做标签。明确案例的类型,并说明具体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哪种能力,以及适用于哪一层次类型的学校和学生。第三,要注重实践智慧背后规律的提炼,体现因果关联,以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发展的关联。
教务处王钦忠处长表示,本次外语学院卓越工作室总结验收活动是各二级学院2017级卓越工作室项目的首次验收活动,为全院的卓越工作室验收暨展示活动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外语学院张金秀院长表示外语学院会继续加强对卓越工作室研究项目的引领和支持,探索学院高端研究项目的实施以及成果转化的策略。
(撰稿:吴薇 / 摄影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