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导学面对面,聚焦“生长点” ---北京名校长发展需求分析与指导进行时

供稿: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 时间:2019-06-14

 

2019612日,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发展工程(第三期)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隆重开学,导师和学员面对面,开展学员发展需求分析与指导这一版块的集中研修活动,在学员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导师集体把脉,目的是帮助学员明确发展需求,聚焦“生长点”。活动以学员汇报、同伴互助、导师点评为基本形式。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莅临活动并做指导。

11.jpg 

 项目负责人胡淑云教授主持活动,说明课程板块的任务和目的后,北京金盏学校校长马红强按照课前布置的《学情调研表》,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所在学校的发展现状,个人和学校发展中拟解决的困惑及问题、研修需求和建议等方面做了汇报。

2.jpg 

针对马校长的汇报,导师先后发表点评和建议。王欢校长表示对马校长在该校任职4年三省自身、从实际出发三个路径解决问题、抓了四个方面工作及所体现的校长智慧、追求和构建能力,以及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需求印象较深;给马校长提出四年中管理中的难点是什么、学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两个思考题;建议把问题再细化、再聚焦,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带领教师做个《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在专家引领、指导、提升,找到再提升的路径和方法。

沙培宁教授指出自我分析很重要,作为校长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聚焦的问题,才能聚焦某一问题的某个方面,要深入研究关键问题,研究小而深、有覆盖面、有带动性、可做可为的问题。比如学校内部治理问题,马校长要了解现在的组织机构变革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3.jpg 

高鸿源教授为马校长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聚焦问题——做细致分析——循序渐进。

杨雪梅教授认为马校长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楚。为帮助马校长进行更深入的学情分析,杨教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有分析的框架,可以按校长专业标准对自己专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二是可以借助思维工具,比如学校发展状况可采用SWOT分析。

李烈校长指出马校长提出的问题几乎涵盖了学校中方方面面,需要聚焦,找到根本问题。基于金盏学校刚完成几所学校行政上合并、教师追求安全的环境和认同感的实际,李校长建议马校长要把如何“融心、融人”作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着力调动教师的价值感,让教师认为学校有发展前景,自己有发展空间,就能融心。要抓住金盏花的各种功能,如观赏功能,尤其是医药功能,将这些功能和学校发展、管理和教育的核心理念相联系,而且不要校长讲给大家听,要调动大家一起去寻找,全员参与,这样才能大家认同,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最后形成学校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老师的金点子,最后形成的理念、文化,一定是老师们共同提炼的、认同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一方面蓝图很美,另一方面要有具体激励行动,让大家有心劲。金盏花的理念到底是什么?这两年可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孙金鑫主编认为进入名校长发展工程的校长,要明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校长?要清楚自己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要想清楚这些问题,需要改进思维方式:不仅要有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而且要数据思维,学情分析中要有数据支撑,有理有据。还要有超前思维或未来思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要知道不紧急但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14.jpg 

 15.jpg

何劲松院长对金盏学校和马校长的汇报做了点评,同时对名校长发展工程如何聚焦培养目标做了指导,指出:中小学名校长发展工程,目的是帮助校长提高能力,在诊断学校和帮助学校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校长的能力。参与这个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和培训有关联的问题,因此在问题选择过程中既要聚焦,同时又要将所聚焦的问题与能力提升紧密结合。何院长的讲话对于学员和导师团队以及项目组进一步明确任务和目标,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撰稿:刘博文 /摄像:苏小岑 王薪)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