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时间:2019-05-14
5月9日,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举行了“前沿科技资源转化为高中理科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物理、化学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何劲松院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体壮副研究员,数科学院顿继安院长、党总支王艳艳书记,西城、朝阳、丰台、顺义教师研修机构有关领导,研修班全体成员参加。典礼由数科学院青年教师周莹和张军刚主持。
会议在研修班精彩瞬间视频中拉开帷幕。四位研修班学员着眼于从科技资源到教育资源的转化,分别作了题为“‘离子液体’教学实践与思考”、“‘神奇的分子筛’项目式学习设计及思考”、“力学及本单位——千克”、“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物理模型”的成果交流;两位学员梳理研修班所见、所感,作了题为“学习科技前沿 点亮创造之光”、“科技关乎中国百年国运”的发言。
画廊漫步环节,大家在成果转化展板前认真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心得,期待有更多的前沿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之后,与会领导为研修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与优秀成果证书。
数科学院院长助理邓靖武副教授从筹划与设计、实施与收获、反思等方面作了项目总结。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体壮副研究员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表达了对科技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支持。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区继教办景为国主任从“转化”、“受益”、“成长”三方面对研修班学员提出了建议。
数科学院顿继安院长在讲话时提到:前沿知识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修班是“科教结合”的一次实践探索;研修班学员收获明显,部分老师已经开始将前沿知识应用到一线教育教学中;成果转化具有很大的空间,期待科学教育更好的发展。
何劲松院长在总结讲话时指出:研修班具有“三高”特点,教师学员来自高中,大多为高级职称老师,对接的是高端科技资源;研修班的成功实施来自教师学员们的积极投入,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与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将研修班成果转化至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前沿科技资源转化为高中理科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第一期高级研修班,是北京教育学学院尝试与中科院合作的一个项目,希望以中科院一线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开展的科研过程以作为培训资源,借助中科院专家和实验室的条件,拓展首都理科教师的科学视野,了解科技前沿,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并将其中的一些科研资源转化为高中理科教育资源。该项目由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承办,首期培训遴选高中物理、化学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各30多人,组建两个高级研修班, 学时共56个,通过科学家讲座、科学实践活动参与、教学资源开发指导等活动,将学员带到真实的、正在进行的科研过程与成果中、带到科学家身边,以期开拓学员的科学视野,增加对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工具改进等的产生与应用过程的理解,增强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认知与体验。
(王志安/撰稿 苏小岑、张晶晶、王志安/摄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