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基层党建 首页 > 基层党建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体艺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4-04-16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月8日上午,体艺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第四部分的重要论述。会议由总支书记周志勇主持,体艺学院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
      学习会首先由周志勇书记领学《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第四部分全文,即“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就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敬才,以及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随后,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研讨。
      周志勇书记表示,我们要从本职工作出发,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到成为“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我们作为师者之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到“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躬耕三尺教坛,以言为士则、行为示范的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明晰行动纲领,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端正自我定位,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回应时代关切,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涵养大国良师”。
      潘建芬院长表示,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对创新驱动的理解,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要有制度创新与之配套,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首要任务。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研训升级,不仅是新时代体育美育的重要体现,也是体艺学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所在。体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对卓越类项目的要求,而且所有项目都必须达到的要求;不是一时一项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更进坚持的要求。在创新驱动中,我们更需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有创新梦想的每一个教职工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赵楚副院长表示,通过学习认识到三点:一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二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尤其是要从自身本职工作做起,为实现人才发展做出努力。在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努力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从自身岗位出发,为体育美育教师培养及育人做出更大贡献。
      张庆新副院长表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会有新的科学理论、新的生产工具,还会有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更会有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当前对于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既要提升新课程实施的能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还要提升新义考落实的能力,找准学生的体质健康短板,分层分类开展精准施策;更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的初心,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体育教师需要提升的能力就是我们培训质量评估的关键要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融入就是我们培训方式创新的关键抓手,研究成果实践转化运用就是我们研训一体模式的关键路径,我们要充分挖潜可利用资源,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学创新力,将我们的教育理论转变为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将我们的培训课堂更多落到体育课堂上、学校操场上,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学校体育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体艺学院理论中心组成员对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体艺学院如何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下一步将思想认识付诸实践,带领体艺学院全体教职工做好高质量的体育美育教师培训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